()薛老师继续说道:
“同学们,咱们学习汽车专业,最重要的是什么?
兴趣!
爱斯坦因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对兴趣的顽强的入迷。’
兴趣是一种喜爱的情绪。
一个对金庸武侠小说产生了浓厚兴趣的初中学生,他可以把中考的压力抛至九霄。
一个对足球或歌星痴迷的少年,其言行可以接近疯狂。
学习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对学习的兴趣达到了‘书痴’的程度,科学的道路不管如何艰险,你都能满怀信心地攀上顶峰。
现在,我来给大家讲一个世界著名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的故事,
这个故事,生动阐释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道理。”
说到这里,薛老师笑眯眯地看了看大家。
同学们听说讲故事,还是汽车大王的故事,都来了劲头。
一个个脸上充满期待。
涂祺兴奋地扭过头,满脸绯红地看了看沈笑夫。
沈笑夫端了端脖子,坐得更正更直。
薛老师娓娓道来: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是米国十大行业富豪之一,1863年7月30日,生于密西根州的迪尔本。
父亲威廉福特,母亲玛丽都非常勤奋而又性格刚强。
他们尊重和培育了儿子爱鼓捣机械的兴趣,终于使儿子成为汽车大王。
亨利福特从小精力旺盛,母亲也较早地对他进行启蒙教育。
福特的记忆力虽好,但就是缺少耐性。
母亲抓住他的手,教他写字。可他写不了20分钟就不干了。
面对好动的儿子,父亲可没那么多耐性,他的教导方式是拳头和巴掌。
为了管住儿子,福特7岁时,父亲便把他送进苏格兰人开垦地的学校学习。
在学校里,他的算术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其他各科的成绩平平,同时他又对各种机械有着强烈的兴趣。
那是一个北风呼啸的冬日,福特跟父亲搭火车到8英里外的底特律去。
在火车站,福特第一次看到火车头。
这个庞然怪物,使他感到惊奇,也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