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保时捷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下)?

1939年2月16日,二战爆发前最后一次全球车展在柏林举办,由保时捷博士改进之后的甲壳虫汽车登台亮相,同时大众汽车工厂也开始于9月进行批量生产。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二战爆发。

在匆匆生产了600余辆甲壳虫后,这座汽车工厂就被转为生产军火,保时捷博士也如在一战中所经历的一样,转去负责军用车辆的开发。

保时捷博士在战争中最具传奇色彩的设计,是“虎式坦克”。

战争初期德军坦克的性能并不怎么样,遇上英国、法国的重型坦克就犯怵,不用坦克发展委员会提建议,军方就在大呼要搞重型坦克;

并找来四家厂商竞标,其中除了保时捷博士代表的设计公司外,其余三家分别为亨舍尔、奔驰、man。

一个设计公司和几个大型汽车工厂站在一起,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但偏偏就能站在一起,这本身就表明了希te勒有很强的偏向性。

在这种偏向性之下,保时捷博士得以大胆地运用许多非同寻常的技术,如他当年赖以成名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就被搬到了坦克身上,进而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混合动力坦克。

当时,保时捷博士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亨舍尔公司,奔驰和man后来转去生产另一种名为“黑豹”的坦克了。

亨舍尔公司本来也是德国一家汽车厂商,以制造火车头起家,以制造卡车见长,战争爆发后成为德军重要坦克生产商。

两者的设计各有所长,但就成熟度而言,保时捷博士的作品要差上几分,主要问题就出在那超前的混合动力系统上。

即便希特勒一再运用他的权力进行干预,最终军方还是选择了亨舍尔的版本。

已经生产出来的保时捷“虎式”坦克大约只有几辆走上了战场,传闻还有一辆是由保时捷工厂的工人所驾驶,与苏联红军展开过对决,其余近百辆还没装上炮塔和火炮的底盘。

在保时捷博士的建议下,虎式坦克又被改装成了“费迪南德”式坦克歼击车,其实也就是一种自行重装甲反坦克炮。

这种坦克歼击车自然也是混合动力,搭载一门威力巨大的88毫米火炮,在距离大约3000米就能将盟军坦克击穿,是德军后期一种表现出色的反坦克兵器。

【涅重生】

战败之后,被捆绑于战车之上的德国汽车厂商,都因为参与战争而被盟军接管,其高层人物也纷纷以战争罪名投入监狱。

保时捷博士自己的设计公司在战争末期被分散搬到了三个地方,分别是奥地利的格蒙镇、滨湖采尔和德国的祖文豪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