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丰田创始人:丰田喜一郎(下)

丰田喜一郎下决心要建立丰田的销售网络。

他开始为刚刚开始生产的丰田寻觅能够在销售方面打开国内销路、确立市场份额的理想人选。

经过几番周折,他终于找到了!这个人就是神谷正太郎。

神谷当时是米国通用汽车公司大坂分公司的销售公关部副部长。

丰田喜一郎在1935年把神谷请进丰田公司,委以重任,并对他给予了高度的信任:

“销售方面的事就都交给你了,请你马上着手建立销售组织。”

神谷很早就深受丰田喜一郎“用日本人的手造出日本国产车”这一爱国誓言的感召,所以加盟丰田公司。

神谷运用其丰富的经验,提出了“一个府县建一家销售公司”的设想,并且脚踏实地使之成为现实。

制造和销售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正是丰田得以长盛不衰的秘诀。

【提合理化建议员工总是金点子】

1951年5月,丰田公司正式制定了“提合理化建议制度”。

丰田在1978年前的合理化过程中,职工提出了46万3千件合理化建议,当时4万名左右职工,人均十几件。

进入90年代,平均每年收到的数目达到约200万个,平均每年每人提出35.6个。

在丰田,那些行之有效的合理化建议都得到了公司的重奖。

丰田车工部一个叫铃木胜康的工人,提出了一个消除座位下弹簧发出'格吱'响声的建议。

很简单,就是在接头部位涂上石蜡,然后烘干,问题就解决了。

这个小点子使用后客户大为满意。

铃木胜康因此得到了公司10万日圆奖金,还申请了日本国内和米国专利加以保护。

【喜一郎辞职丰田能否起死回生就在此一举】

战后的日本,经济萧条、这使得丰田的经营也遇到了空前的困难。

1949年年底,公司急需约2亿日元的过年周转资金,如果得不到银行融资便会倒闭。

喜一郎亲自出面同银行交涉,银行方面尽管答应提供帮助,但是有附带条件,那就是要“从根本上重建丰田汽车公司”。

其中直接关系到丰田经营者和全体员工切身利益的最重要的两点是:“分离销售公司”与“裁减过剩人员”。

喜一郎对第一个条件可以忍痛接受,但是非常不希望第二个条件成为现实,很早以前他就对公司高层领导们宣布过不要裁员。

丰田既不想放弃对员工的承诺,也不想放弃重建公司的机会。

经反复研究、公司方面发表了包括“募集1600名志愿辞职员工”内容的重建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