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门槛”高不高?

锂电池尽管性能优越,然而安全性尚不能得到保证,且应用成本高也阻碍了其商用。

由此看来,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锂电池,并没有得到《规则》的扶持!”

这时,卿树平举手发言道:

“我认为,政府有重点的支持是可理解的行为!

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生产,政fu需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尤其是地方政府。

但孩子多了,政府也就照顾不过来了。

总要有主有次、区别对待吧!”

戴书廷立即反驳:

“据悉,目前全球99%的混合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为镍氢电池,但包括丰田在内的国际主流汽车企业普遍认为,锂离子电池将逐步取代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将成为未来混合动力和电动车的主流技术路线。

日本富士经济分析,镍氢电池的主流地位将可延续至2011年,在2011年之后,锂电池将逐渐侵蚀镍氢电池的市场份额。

我认为:《规则》看似鼓励了成熟的技术,那些使用铅酸蓄电池和镍氢电池动力的车企在欢呼,但研发新技术的企业却被打击、限制了,这就影响了新能源技术的继续探索和发展。

另外,将准入产品人为地分为几个档次,补贴和销售待遇均不同,这是多方妥协的结果,也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设置了‘壁垒'。

这将造成对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鼓励力度不够,而一些国际车企已经掌握的技术将得到支持。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新领域的竞争,对先进性的鼓励尤为重要,政策应适当倾斜。”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板寸儿童老师点了点头,接着说:

“这个话题我们就讨论到这里。

下面我们来讨论,《规则》是不是让新能源汽车的准入门槛更高了?

《规则》出台后,还有一个争论焦点,就是《规则》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不同待遇。

据悉,目前国内企业研发的混合动力车型,如一汽奔腾混合动力、上汽荣威750混合动力、奇瑞a5混合动力和长安杰勋混合动力等,都是采用镍氢电池。

而高举新能源汽车大旗的比亚迪,则主要采用铁锂电池,其搭载铁锂电池的f3dm双模电动车目前已经在深圳示范运行,并将在今年9月向深圳市民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