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驰骋百年的马牌(德国大陆)(下)

1991年,hubertusvongrunberg(哈伯斯冯格伦伯格)接任卡尔职位,成为大陆集团的新领导人。

他继承了卡尔裁员加扩张的政策,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轮胎销量,他将公司的生产重心从德国转移到东欧、中南美洲和东南亚等物资便宜、劳动力廉价的地区,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1995年,大陆集团花费1.8亿马克在葡萄牙建设了一个新的现代化工厂,预计那里的劳动力成本将比德国低三分之一。

格伦伯格曾表示,希望能从这样的低成本地点实现大陆集团40%的轮胎生产。

为了进一步促进轮胎生产的全球化,大陆集团开发了模块化制造工艺(mmp):在低成本生产场地制造一些基本的轮胎部件和模块,随后运送到其它地区的工厂进行组装。

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资本运作,使得大陆集团在短短十几年间成长为世界排名前四的轮胎制造商,已经能够与米其林、倍耐力等企业相抗衡,而随着轮胎事业部的发展逐步稳健,大陆开始将自己的战略放在了更远的地方。

【从轮胎制造商到零配件供应商】

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变化又日新月异,只生产轮胎显然是不行的。

因此,增加产品的多元化才是大陆集团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必要条件。

在1974年,大陆先后投入了折叠风箱和风扇皮带的制造与研究,标志着它开始向多元化转变。

而真正带领集团走上产品多元化道路的,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大陆新领导人哈伯斯冯格伦伯格。

在他接任时,整个集团正面临着巨大的亏损,他也曾用“悲惨”一词来形容公司的财政状况。因此,格伦伯格决定大刀阔斧进行整顿。

【康迪泰克事业部的初步成型】

格伦伯格为公司未来的架构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他任职后不久,大陆集团重组康迪泰克事业部,着力于发展创新、环保的橡胶制品。

在1994年,贝内克-卡里科被并入康迪泰克事业部,主要负责人造革和箔的生产,康迪泰克事业部的工作结构已经基本形成。

而在2005年,康迪泰克事业部与凤凰股份公司(phoenixag)合并,它因此而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橡胶与塑料技术专业制造商。

【车身电子事业部的初步成型】

可以说格伦伯格是一个非常有眼光和魄力的领导者。

他认识到汽车电子制造业具有更好的前景,于是在1995年成立汽车事业部,追求汽车电子领域的技术与研究,并对电子安全系统方面进行了投资。

在2000年,汽车市场迎来了suv时代。

比起轿车,suv更实用、更具越野性能,但同时其高大的车身也引起了转向不稳、翻车等问题。

面对这一现状,大陆集团果断收购国际电子专业生产厂泰密克(temic),在快速增长的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市场中获得了强有力的竞争地位。

到2007年,它已向汽车制造商提供了近900万套esp系统。

2006大陆集团收购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的汽车电子业务,进一步扩展了其在车载信息服务系统领域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