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摩托车发动机过热故障排查

转子式机油泵的主动内转子和从动的外转子都装在油泵壳体内。

内转子固定在主动轴上,外转子在油泵壳体内可自由转动,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偏心距。

当内转子转到任何角度时,内、外转子每个齿的齿形齿廓线上总能互相成点接触。

这样内、外转子间便形成四个工作腔。

某一工作腔从进油孔转过时,容积增大,产生真空,机油便经进油孔吸入。

转子继续旋转,当该工作腔与出油孔相通时,腔内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机油经油孔压出。

由于转子式机油泵结构紧凑,吸油真空度高,泵油量大且供油均匀,被多数四行程摩托车发动机所采用。

现在问题来了,机油泵是刚刚更换的,难道过热情况得不到改善,还是机油泵质量不好造成的吗?

维修人员本着不放过一个疑点的原则,决定还是检查一下机油泵比较稳妥。

先放出曲轴箱内润滑油,分解发动机,拆卸右曲轴箱盖,卸下机油泵进行详细检查。

用聚光手电筒对其照看发现,机油泵上的φ7.5mm的工艺孔与φ8mm的钢珠有明显的一条不规则的细缝。

将此处用干净软布擦净后,用嘴对准机油泵φ8mm钢珠及工艺孔处使劲吹,确认此处有密封不良的现象。

该型机油泵的出油口与右曲轴箱机油泵出油槽相连接(用φ63o形密封圈过渡密封),特设置了一个φ7.5mm工艺孔与机油泵内腔油道相通,其孔深8mm,机油泵单件装配后用φ8mm的钢珠压入孔内,最后将孔口边作工艺铆合。

维修人员现在从φ8mm钢珠铆合处可以看到有比较明显的弧度空隙,说明此处在钻孔时操作失误,使此孔形成椭圆状态,φ8mm的钢珠铆合后无法遮住φ7.5mm工艺孔的椭圆部分,属于不合格品,只有更换机油泵。

接着,维修人员持聚光手电筒顺便对准右曲轴箱侧面的润滑油作仔细的检查,当照射到机油泵主出油道时,发现右曲轴箱安装机油泵主油道直径6mm的斜孔底部好像没有全部贯通。

用5mm的钻头伸入右曲轴箱主出油孔内,可在右曲轴箱另一端的6mm斜孔能够看到5mm的钻头,但现在确实无法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