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第一届世博会(新书《梦想充电站》求推荐!)

孙教授忽然问道:“常主任,那时候维多利亚女王多大呀?”

常主任笑着说!

“42岁!

那天清晨,42岁的维多利亚女王和她深爱的丈夫盛会的筹办组织人阿尔伯特亲王就坐着马车,赶往海德公园的水晶宫。

这是一座完全用钢铁和玻璃构造的‘功能主义’建筑,一改维多利亚时代石头建筑庞大、笨重的建筑风格,不管是从外面看还是从里面瞧,都非常透亮,人们因此称它‘水晶宫’’。

它占地7万多平方米,相当于现在沪上大剧院的规模。

为英国贵族服务的园艺师帕克斯顿,设计了这座当时欧洲最宏伟最有想象力的建筑。他的灵感来自于王莲叶片。水晶宫耗去4500吨钢材和30万块玻璃。

所有的这些都在四个多月的时间完成。整幢建筑是现代化大规模工业生产技术的结晶。

这一切,在当时,只有英国才能做到。”

孙教授道:

“是啊!

18世纪自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后,让英国在世界上获得了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

这个日不落帝国在女王维多利亚时代到达巅峰:约1/4的全球人口都是大英帝国的子民,其领土面积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地球上的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

这样霸道的底气,让阿尔伯特亲王有绝对的自信决定,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不会像保守的法国那样只是国家性的,要是国际性的。”

常主任接着说:

“事实上,水晶宫一直被认为是这首届世博会上最成功的展品。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尊为现代建筑的典范和资产阶级精神的象征。

以至于世博会结束后,它被移至伦敦南部的西得汉姆,并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建造。

它作为伦敦的娱乐中心存在了82年。1936年毁于一场大火。

它的设计思想对世博会建筑的影响一直到世纪末。

两年后美国在纽约举办的世博会的展馆,拷贝了水晶宫,但由于设计及施工不良,纽约‘水晶宫’严重漏水,毁坏了一些展品,观众也被淋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