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研讨会报到(《梦想充电站》是山里娃追梦之作!)

孙教授喝了一口水,说:“你们也喝水,大家放松一点。这种座谈式、漫谈式的方法,大家平等,更容易激发出思想火花。哪个先来?”

李长河清了清嗓子,道:“我先来!自1851年伦敦举办首届世博会之后,世博会就成为全球展示各种技术创新的平台。当时伦敦世博会的交通馆里,还没有汽车,而各种工艺精良、装饰豪华的马车却自成高格。”

王立志抢过话头:

“其实,此前汽车早已问世,1769年法国人卡格诺就发明了第一辆蒸气汽车。

随后,‘火车之父’特拉维斯科、米国人伊万斯、斯坦利孪生兄弟也创造过蒸气汽车的辉煌,但公路上的蒸气机终于没像用于工厂、铁路和轮船上那样取得成功。”

孙教授点头道:

“电动‘汽车’的兴衰,也是一段令人扼腕的历史。

尽管这种以蓄电池为动力车辆清洁、安静、便捷,但由于充电困难,行之不远,最后也只能黯然退出。

直到20年代,世界大城市的风景线依然是‘香车宝马,蹄轮倥偬'。”

沈笑夫接着说:

“1867年巴黎世博会上,德国工程师奥拓的‘内燃机’完全淹没在铺天盖地的展品中。

多亏一位评委慧眼能识,发现这台367.5w的2冲程直立式汽油发动机具有惊人的热效率,奥拓发动机最终获得了世博会金奖。”

王立志道:

“是的!

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奥拓发动机再度展出时,已经完善为‘进气、压缩、燃烧、排放’4个冲程,人称‘奥拓循环’。

这是工业发展史上具有分水岭意义的进步。

此后10年间,奥拓发动机销售3万多台,又创造了‘层化喷油’等技术,1878年巴黎世博会上再度荣获金奖。

1886年,处在事业顶峰的奥拓在一场专利权官司中败诉,德国法庭宣布撤销奥拓专利。”

孙教授笑眯眯地问道:“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沈笑夫答道:“个中原因嘛,除了欧洲专利法的漏洞和混乱,也和德国政府希望加快先进技术推广不无关系,‘奥拓循环’从此成了全社会的公共财富。”

孙教授点点头道:“嗯!是的!大家继续讨论!”

王立志说:

“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和本茨被公认为世界汽车业的鼻祖和元勋。

这两个斯图加特的天才相距仅97km却从未谋面,但都及时抓住了奥拓专利解禁的机遇。

戴姆勒醉心于制造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的发动机,他的座右铭是‘若非最好便一无是处’。

1886年是汽车的‘元年’,戴姆勒和本茨各自制造了第一辆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