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场馆可持续各有妙招。
即使从建筑本身来看,各场馆也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可持续的理念。
钢结构的场馆采用螺栓相连,而不是焊接方式,当场馆拆除后,钢材就有了可持续使用的可能。。
以远大馆为例,工厂化制作以及装配式的建造方式,使得建筑本身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据了解,各场馆在建筑的可持续性使用上各有妙招。
国家电网馆在屋顶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小型风能发电装置,将电能储存起来,以随时利用。
同时,名为‘向日葵’的12镜太阳光采光导入系统,将日光直接引入室内,起到照明作用,减少电能消耗。
位于地下的110kv蒙自变电站采用了余热转化、地源热泵、冰蓄冷等先进技术,实现能源循环再利用。
据最新统计数据,国家电网馆这些新能源已累计供电近40万度,为场馆节约59%的电能,等效于节省133吨煤、减排357吨二氧化碳。
信息通信馆桩基采用可回收钢管,使用此类可回收钢管,不仅在未来拆除展馆时较容易拔除,还能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对今后土地使用的影响。
该馆外立面呈蜂窝状,这种特殊的凸凹状面板由来自废旧光盘的聚碳酸酯材料制作而成。此外,该馆内外墙体使用的是绿色易回收板材。”
李长河接着道:
“嗯!
绿色建筑不是‘鱼翅燕窝’。
一谈到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节能,而对于‘节能技术’的第一印象则是造价昂贵。
对于这一观点,远大张总裁昨天进行了驳斥。他说,绿色建筑应该是家常便饭,而不是‘鱼翅燕窝’。
张总裁还透露,建造远大馆前,远大已经投入了约300人的研发团队,用了近3年时间,对建筑节能进行系统性研究。
就远大馆本身而言,将窗户等的单层玻璃改为三层玻璃,传热就降低至1/8。墙体使用100厘米厚的聚苯泡沫板,又使传热降至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