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从世博看30年后生活(《梦想充电站》梦想未来)

93号汽油已经涨到每升6.92元,而且看不到降价的希望,因为剩下的石油不多了。

2009年8月,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比罗尔向国际社会发出警报:‘全球石油枯竭速度已超出预期,未来5年全球可能面临石油供应紧缩的危机。’

这并非专家们的第一次警告,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有关石油总储量和可开采年限的预测已经多次被推翻。

统计显示,频繁发现大型油田的年代已经过去,欧佩克国家也只有不到10年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产量,之后全球每年生产的原油会越来越少。

提起石油危机,人们首先想起的是燃料问题。

其实不必担心汽车‘趴窝’,科学家已经找到了石油的替代品,包括煤、天然气、太阳能、核能甚至是水。

仅海底的‘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就够人类使用1000年。

石油枯竭真正影响的是石化行业。

现存用石油做原料制成的产品超过5000种,包括润滑油、石蜡、沥青、化肥、杀虫剂、人造橡胶、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洗涤剂等,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在的人们称呼石油为‘液体黑金’,显示其质态和地位,那么,未来这一地位将由谁来取代?”

王立志接着说:

“我预测30年后将是一个零垃圾世界。

垃圾围城是当下城市生活最大的顽疾之一。

除了一些可循环利用的垃圾会获得再生之外,其余废弃物都是通过填埋或燃烧的方式进行处理,难免会造成再次污染。

塑料袋、饮料瓶被埋在地下,几十年都无法消解。而且,全世界的城市里垃圾的产生速度要远远超过垃圾的处理速度。

在未来,这个问题也许将不复存在,因为所有生活废物都可以得到妥善的处理和再利用,且这个过程在家庭就能实现。

并非遥不可及,已经有人开始尝试这一设想。

沪上世博园内的垃圾处理模式是,垃圾被丢进垃圾箱之后,会自动依次进入处理管道,在气力输送下到达压缩站,然后经过分离、压缩、过滤、净化、除臭等,最终排到制定地点。

在反对垃圾焚烧最激烈的北京阿苏卫地区,有的社区已经开始自建堆肥装置消化厨余垃圾(还有一种方式是养蚯蚓),将其转化成高质量的有机肥,用于小区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