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游杜甫草堂(《梦想充电站》为车联网充电)

一天,她正在溪畔洗衣,走来一位浑身疮疥的和尚,行人都躲得远远的,唯有这位任姑娘不避让。

于是那和尚脱下沾满脓血的架裟求她浣洗,任姑娘欣然接受。

哪知架裟一入水,霎时满溪泛起莲花朵朵,再看那和尚,却早已不知去向。

人们十分惊异,就把这条河命名为浣花溪了。

其实,浣花溪的得名与任氏无关。

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因为当时沿溪居住者多以造纸为业,他们取溪水来制十色彩笺,‘其色如花’,溪因此而得名。

浣花溪在唐代江阔水深,能行大舟,溪畔风光秀丽,杜甫的一首《绝句》作了生动的描绘: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大家请看——正门匾额‘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所书。

‘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这副对联,是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中的句子,它点明了草堂的地理方位:

‘万里桥’就在现在的南门大桥,史载三国时蜀相诸葛亮送费韦出使东吴,在此设宴饯别,诸葛亮深感费韦此行路途遥远,联吴抗魏任务艰巨,故说道:‘万里之行始于此。’

桥因此而得名。”

沈笑夫一行走在万里桥上。草堂正在桥的西边。

赵小小道:

“‘百花潭’是浣花溪上游现名‘龙爪堰’的地方,它的得名有人说是因为这里水浅滩急,翻涌起一片浪花好似百花开放。

又有人说,是因当时浣花溪畔花树繁茂,‘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花飞花谢,满潭溢香。

所以,草堂正在潭的北面。而不是成都现在的百花潭公园。

现在的百花潭,是清人黄云鹄寻访古百花潭旧址时,听信当地人随口所言而树碑误定的。”

沈笑夫一行步入正门,看到整个庭园竹树成荫,绿水萦回,一派自然天成的清幽景色。

沈笑夫觉得,这正体现出杜甫的诗意:“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这时,赵小小道:

“现在我们到了大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