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时改建昆明湖所挖出的淤泥全都堆在了翁山,是原来的小土丘增高和扩展了不少。
乾隆皇帝在为母亲祝寿的时候,在山上园静寺的遗址上兴建了大报恩延寿寺,并将翁山赐名万寿山,取意长寿。
在不远处有一个小岛上种的全都是桃柳,上边有一个亭子叫做知亭,古人云:
竹外桃花三两只
江水暖鸭先知
每年天来到的时候,这里就是颐和园中最早报的地方。
我们看到这组建筑别致、环境幽雅的四合院叫做玉澜堂,出自晋代诗人陆机:‘玉泉涌微澜’的诗句,这里就是光绪皇帝来颐和园是居住的地方。”
邓老师和同学们认真地读者诗句,不停地点头。
宋导游继续说:
“既然说到了这里,就有必要提及一下戊戌变法。
新觉罗·载湉就是清朝的第九个皇帝,也就是慈禧的侄子,光绪皇帝。
同治皇帝死了以后,慈禧太后为了能够继续掌权,所以就让、四岁的载湉当皇帝,而她则再度垂帘听政。
到了光绪19岁亲政以后,宫廷内保守派和维新派在政治上起了冲突。
1898年,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通过光绪皇帝实行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由于这次变法运动只持续了103天,就被以慈禧太后位代表的保守派所扼杀,所以也叫‘百维新’。
变法失败以后,光绪被软在了南海的瀛台岛上,每年慈禧来到颐和园,他也必须一同前来,住在玉澜堂。
为了控制光绪的一举一动,慈禧太后命仁在玉澜堂周围修筑了不少砖墙,门口还有太监把守。
此时的玉澜堂好像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过到了现在,原来的砖墙已经基本拆除了,基本上恢复了以前的面貌,只有玉澜堂东西配内的砖墙仍然保持原来的样子,作为有关变法的遗迹供游人参观。”
沈笑夫他们来到了玉澜堂,发现里面有乾隆时候制作的地平,宝座,屏风,香几等等。
东暖阁是光绪的早餐室,西暖阁就是寝室,外东侧是书房,西侧是洗手间,浴室以及更衣的地方。
内的御案是紫檀木框架,以沉香木为中心,做工十分精美。
围屏是用两层玻璃合成的,上边既有中国山水画,也有西洋的风景画,颜料是用天然宝石研磨而成的,至今色彩依然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