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回 又出来一个司马允

援兵陈徽的这帮人下了血本,一阵又一阵地下箭雨,司马伦府里,人人都躲在大树后面,连动都不敢动。一番箭雨,司马伦府里的大树都变成刺猬树了,那么多支箭,就差点把司马伦的家给埋起来了。

司马伦这边马上就要顶不住了,再这么下去,就算侥幸没死于武林人士手里,也得死在箭雨里。这时候,陈徽的哥哥陈淮想再加一把火,他找到司马衷,说司马伦那边情况危急,马上就要死在箭下,现在唯一能救司马伦的办法,就是动用白虎幡。

白虎幡在晋朝,是在危急的情况下,用来集合军队的信号。

其实,陈淮不是司马伦的人,他跟弟弟陈徽是一伙的,陈淮骗司马衷说白虎幡是用来解散部队的

,司马允看见白虎幡就会听话地带着他的这些武林人士离去。事实完全相反,白虎幡不仅不是解散部队的,而是用来集合部队的。

司马衷没有带过兵,哪知道这些事情,陈淮一说,他就信,当时就叫陈淮拿着白虎幡到司马伦家门口平息战事。

陈淮真实的用意是,司马伦一看白虎幡,惠帝都下令让司马允进攻,手下的人肯定放弃抵抗,乖乖投降。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但是皇帝派出的大旗必须得有仪仗队才行,仪仗队的领头人是伏胤。伏胤带着400人的仪仗队,举着白虎幡来到了司马伦的大门口,假传圣旨,让司马允接旨。

司马允以为这一切都是陈淮安排好的,就下马跪地接旨,刚跪下,万万没有想到,伏胤的剑就出鞘了,一下子扎了司马允个透心凉。

司马允竟然这么糊里糊涂地死掉了,终年才29岁。

原来伏胤被司马虔收买了。司马虔是司马伦

的儿子,官为侍中,家里出事的消息传到他的办公室里,司马虔就到处集合队伍准备救援。侍中是皇帝的近臣,陈准向司马衷的“献计”,瞒得了司马衷瞒不过司马虔,他也来了个将计就计,用高官厚禄诱惑伏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