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府院之争

不过现在情况变了,自从民国建立,袁世凯的北洋军和南方的革命党人和军阀势力一直在明里暗里的战争,使得国内局势一天天的变坏,而战争的频率比之满清之时还要频繁,使得和平统一的希望也是越来越渺茫。加上现在冯庸给他看到的北京城的情报,袁世凯近几日必将死去,而死去的袁世凯之后的北洋政府必然是四分五裂地方不服段祺瑞掌握中央权利的冯国璋等北洋内部的势力,必然割据地方一抗衡段祺瑞的势力,北方也会持续的动荡,这对于和平统一,已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

蒋百里承影片刻,便说道:‘汉卿,我也比较赞同泯源先生的意见,武力统一是奉军唯一可行的策略,但是还可以辅之以和平谈判的方式,尽量保存中国的国防力量,毕竟,我们身旁还有列强和日本的窥视,不得不防!说到底,还是需要尽快的巩固和加强自身的实力,不然,是做不到武力统一的!’。

冯庸总算是松了口气,蒋方震是自己未来的参谋长,负责统辖整个奉军部队作战,而自己是真的

把武力统一中国的策略进行到底的,和平统一只是辅助的方式之一,毕竟现在的全国各地手握地方部队的军阀大帅们,可不会轻易的交出手中的权利给未来的中央政府的,一路武力统一必然是一道迈步过去的坎。为什么段祺瑞在府院之争之后掌握了大权,要武力统一南方的计划一经出来,就受到了南方革命党实力和南方军阀的反对?还不是因为武力统一必然是会触犯到军阀们手中的军权,一旦没有了军权,军阀也就不是军阀了!所以,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才会被各地军阀们所反对,并且爆发了之后的一系列反对北洋政府的战事,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不过,武力统一是唯一的,毕竟军阀林立,没有哪一个军阀会轻易的交出手中的部队给中央政府。

“关内局势到了如此之地步,我奉军也不能够视为不见,为了北京局势不至于影响我军,所以我已经命令第二师和第四师两部各自抽出两个团的兵力,组建西进部队,沿着赤峰,朝阳,锦州城,榆关等地,加强守备力量,巩固我西线防御,为内部各省的经济筑起一道屏障,免得受到关内局势的影响,你们看,如何?”冯庸说道。

蒋百里和王永江都是说道:“少帅此意甚好

!”。东北靠近关内的各地战略城市,确实是需要加强各城守军的力量,以免得段祺瑞等北洋大佬们脑子发昏,出兵东北之地,可就麻烦大了,毕竟谁也不知道关内的局势会怎么样发展,小心点还是没有过错的,冯庸的这个提议蒋方震和王永江也没啥要反对的,况且现在奉军大部分的军队都是在冯德麟和冯庸的控制之下,蒋百里只是一个军校的副校长兼军校政治部主任,而王永江则是管钱的,不管军队的权利,而且也不能够管。

随后,冯庸和蒋百里和王永江商谈了一番今后奉军发展的具体事务之后,冯庸就让蒋百里和王永江各自回去了!

.........................

民国五年,洪宪元年六月六日,取消了帝制一直待在北京总统府的袁世凯终于是在重病交困之中死去。彼时南北已经停战,作为大总统的袁世凯,还是受到了全国各界人士的哀悼,毕竟彼时袁世凯已经取消帝制,但是还是民国的大总统,之后袁世凯被北洋政府以国葬葬归袁世凯的老家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