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刚才说的大体不错,但有一点我必须得给你强调一下,那就是关于历史事实概念的问题。”
吴庭石这时换了一副严肃的口吻对杨林枫说:
“关于对历史事实的定义,史学界有第一历史和第二历史的概念。所谓第一历史,就是真实发生的、并且无法还原的历史,而且它是不可考的。就是说,第一历史是当事人或者说参与者真实经历的历史,只有他们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第一历史可以看做是原始数据。”
吴庭石怕杨林枫听不懂,所以尽可能的去解释清楚这些概念:
“而第二历史,是人们通过历史文献记载以及一些文物或考古发掘,来了解到的历史。
必须指出的是,第二历史只能无限接近第一历史,但却永远无法与第一历史重合,除非你能做一次时光旅行,回到过去去看。这就是说,第二历史不可能完全代表第一历史,我们现在学习的历史全部是第二历史。
第二历史又分为正史和野史,正史是指以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为编撰体例的史书,代表史书有二十四史。
而野史则是与正史相对的、由民间编撰的历史书籍,其大部分是根据传闻、神话等编写,有的具有真实性,而有的则有待考察,代表作如《开元天宝遗事》、《西京杂记》等。”
吴庭石这会儿说开了,就又像上课时一样,滔滔不绝地讲了这么多。
杨林枫在一旁默默地听着,让他自己都感到兴奋的是,他不仅听懂而且是接受了吴庭石的话。
吴庭石的话解决了一个困扰了杨林枫很多年的问题,那就是关于历史真实性的问题。
以前杨林枫就和其他同学争论过这个问题,有的人认为历史书上的内容都是真的,是无可置疑的。但有的人却认为历史记载都是假的,都是后人杜撰或改写了的。
对于这种真与假的辩论,杨林枫也一直很感到困惑,他不知道如何做答。
听了吴庭石的话,杨林枫才知道史书并不是所谓的完全真实,而只是尽可能的接近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