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随机应变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之下,杨树森活得很释然,他从不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也对有利益纠葛的地方保持距离。

因为他深知一个道理,正如之前讲到过的:有利益纠葛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矛盾、一定会有冲突,也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让人意想不到的勾心斗角。

所以对于利益的争夺,他选择置身事外,从不主动的参与进去。

而正是因为杨树森的这种与世无争的处事方式,才使得他能和郭臣虎共事十几年而不翻脸。

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面对这些有限的资源,人们往往就只有两种态度,要么挤破脑袋的去争夺,要么就是置身事外的淡然处之。

有的人求之不得,有的人却不求自得。

多年以后,郭臣虎因为一些问题被查,并被免了职。而杨树森却能全身而退,这与他为人处世的方式不无关系。

在这个方面来说,倒是可以让人想起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那句话:

“为无为而无不为。”

杨树森没有完整的的读过《道德经》,但是他明白《道德经》里的道理。

杨树森的这种“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处事方式,不仅体现在他的工作上,也体现在他的家庭生活中。

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杨树森也同样抱着这种“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态度。他很少干涉子女们的工作、学习,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

杨树森对于子女们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不要为非作歹,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努力的做一个好人。

他甚至也不希求自己的子女们要取得多大的成就,他只希望自己的子女们都过得好好的平安、健康、幸福哪怕是穷一点也没关系。

杨树森常对自己的大女儿杨林栀、大儿子杨林权,甚至是对他的小女儿杨林杉、小儿子杨林枫说:

“人的一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过多的去追求金钱,过多的去满足自己的物质,并不是一件好的事情。这会让人迷失自我,会让人迷失在的迷雾森林之中,从而失却了对真正人生意义的感受。”

或许正是在杨树森的影响下,杨林枫后来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像他的父亲一样,抱着一种“尽人事,听天命”的态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