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二娃在飞船离开第十颗行星后,一直要研究之前公司搜集的后面这八颗气太行星的资料,这些资料,有一部分是最初王星海他们过来是释放到太空中卫星提供的,有一部分是卡尔文明卫星的资料。
对从卡文明卫星获得的资料,主要特点是拥有更长时间段观测到的数据,但因为卫星存在时间过长而出现部分问题,这部分资料有些不全,大多数后期的资料断断续续。
在这些气态行星上面的考察,己经不是要找什么外星生命,主要是摸清气态行星的结构,对周边太空的影响,同是对卫星矿产分布进行堪测。
对于这次考察,公司给出的计划还是相当合理的,那就实地考察只会止于第十一颗行星,后面是行星将会以发射卫星的方式进行考察。
毕竟探索一号虽说动力强劲,但它不是曲速飞船,要进行这样的太空考察,花费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如果这次对所有的行星全部实地考察,那得花长很长时间。
这里的三颗恒星系的直径在2.5光年左右,每一个行星的轨道都不同,公转的周期也不同,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考察四颗行星,这还是因为这些内圈行星相互之间的距离不是太远。
从第十一颗行星往外,每颗行星之间的距离就非常远了,这些行星当前可以利用价值非常小,就算是这些行星的卫星有些矿产可以有利用,但也不是现在,开发这些矿产资源成本是非常高的。
几天以后,飞船进入小行星带的边缘,小行星带也是这次考察的重点,主要是搞清楚这里有少小行星,可利用的矿产还有多多少。
飞船在到达小行星这里时的速度并没有多快,他们要在小行星这里逗留一段时间,就目前而言,这里的小行星是公司最主要的矿产来源。
之前对于小行星这里的资料都是往卡尔文明那得得到的粗略的数据,这次考察的任务就是统计出比较精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公司后面的建设非常重要。
在飞船对小行星进行考察的第四天,梁山峰带领的公司采矿队也到达了小行星带,两船会合后,探索一号从采矿队那得获得了大量的肉食,总算是可以改善下伙食,顺便带走了火原晶。
这里的小行星带要比太阳系小行带范围要大的多,小行星的总质量,总数量都超过太阳系的小行星带,这将为公司初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矿石。
小行星带离恒星距离非常远,周边温度非常低,这些小行星无论体积,质量都比较小,很多是由冰块与星球尘埃组成,结构比较松散,真正是可以开采的矿物小行星占少数。
当然并不是说这些由冰块组成的小行星就没有什么作用,其实还是有很大作用的,可以用作电浆发动机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