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对老朋友的挖角

摇滚教父 黑色贝斯 2462 字 2024-05-20

罗杰正打算找个角落休息一阵,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心里一动,立刻走了过去。

“嗨,吉姆,我可没听说过你要来。”

罗杰在这个老同学的肩膀上拍了拍,在旁边坐下,毫不客气地拿起一个酒杯倒满,“说起来,咱们有几年没见了?”

“两年?三年?”

吉姆显然也记不清具体的时间,摇了摇头,和罗杰碰了一下杯:“你现在是最炙手可热的大明星了,我呢?不入流的小明星而已。”

吉姆的【闪现】乐队,似乎从一开始,就被罗杰给带到了沟里去。

虽然音乐风格是很大众化的流行摇滚,但题材却极为小众,从第一张专辑像罗杰邀歌开始,就陷入了福音摇滚这个大坑里,至今还没有跳出来。

喜欢摇滚的都是一群什么人?

叛逆、反主流、对老一辈的教条式理念完全不买账。

这才是摇滚乐迷最主要,也是最核心的群体。

在这种大环境下,去唱赞颂耶稣基督,赞颂上帝耶和华的福音摇滚,自然是很难大红大紫。

当然,吉姆说自己“不入流”,也是有些过于自嘲了。

虽然双方联系不多,但罗杰对自己这个同学还是颇为关注的,以罗杰的标准来看,【闪现】乐队好歹也算是站稳了二线,虽然在二线中属于比较靠后的位置,但也算是有着不错的粉丝基础。

至少,在乐坛内生存下去,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吉姆的才华毋庸置疑,单论吉他演奏的功底,和安妮相差无几,都有着顶级大师的水准。

在创作方面,吉姆做得也算是不错,虽然很少有惊人之作,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异常的稳定。

最起码,在这支乐队身上,没有太过明显的短板。

唯一限制他们的,是题材选择。

咳,这个锅也有罗杰的一份。

但在【闪现】乐队的粉丝基础已定的情况下,罗杰自然不可能贸然建议他们改变风格。

而且,福音摇滚,也未必没有前途。

有着另一个世界的经历,罗杰很清楚,再过上十年,福音摇滚,反而会成为西方世界的主流之一。

许多八十、九十年代成立的福音摇滚乐队,一直籍籍无名,到了2010年代,突然一飞冲天,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

如alk这支乐队,甚至是在解散十年之后,突然迎来了乐队专辑的销量大爆发。

这种看似不太正常的情况,实际上和整个西方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密不可分。

罗杰不太清楚这背后的原理,但却知道会发生什么。

这就够了。

“吉姆,你们现在的唱片合约还剩几年?”

罗杰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尝试一下,问道:“有没有兴趣来mad唱片?待遇方面,按照b级明星来算。”

所谓的一线、二线、三线,是一个笼统的划分。

在唱片业内,实际上是有一套更为细致的划分方式,来确定歌手、乐队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

从最高的a+,到最低的e,一共十三个级别。

以【闪现】乐队现在表现出的商业价值,属于二线明星中靠后的梯队。

所谓的二线明星,就是指有一定的名气,粉丝也有不少,但却没有过较为出众的成绩,例如商业成绩、奖项、大型活动中挑大梁且成功的案例等等。

而且在通常情况下,“二线”的定义,代表着这是一个地区性的明星,在海外几乎没有什么名气和粉丝。

大约就是在北美算是有一定的名气,粉丝基础也还算不错,但出了北美就没几个人认识。

按照唱片业内的主流惯例,以【闪现】乐队表现出来的价值,大约在c+到b-之间,罗杰给出的b级待遇,已经算是有了不错的提升。

别看仅仅只提升了一级,这意味着着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收入分成差距,或是相应比例的版权分成。

同时,还包含着在宣发、推广方面资源的提升。

综合来讲,在粉丝基础不变的情况下,大约能让【闪现】乐队多得到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收入,并且提升名气的速度也会加快不少。

虽然说公司的话语权自己占了大半,硬要给【闪现】乐队一线大牌的待遇,也没人能够反驳。

给自己的老朋友一些优待,这没问题,而且【闪现】乐队的福音摇滚风格,也可以说是弥补了mad唱片旗下歌手中,风格类型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