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诗三百》全是诗;《论语》、《礼记》主要是讲做人要遵守的礼仪;《史记》和《资治通鉴》都是史书,但是它们又与普通史书不同,这两本书,不但写历史,还注重以史为鉴,探讨治国的方略,尤其是《资治通鉴》是这方面的翘楚。你还记得爸爸给你讲过的故事《司马光砸缸》吗?”萧鱼对儿子说道。
“记得,记得,司马光为了救伙伴,用石头砸破缸,放掉缸中水,司马光与这些书有什么关系吗?”萧小鱼先大致重复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然后问爸爸司马光与这些书的关系。爸爸在推荐书的时候,突然提到司马光,他猜测司马光一定与这些书有关系。
“《资治通鉴》就是司马光编写的。”萧鱼说道。
“原来《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写的,他小时候就很聪明,编写的书也应该很有道理,这本书我得好好看下。”萧小鱼说道,因为一个故事,他对《资治通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每一本都应该好好看,好男儿要知书达礼,要有抱负,有责任,明白吗?”萧鱼对儿子说道,在教育儿子上,抱负与责任,是他提到最多的两个词。
“嗯,一定好好看。”萧小鱼说道。
“这才是好孩子。”萧鱼说道。
“爸爸,还有一个问题想问您。”萧小鱼说道。
“你问。”萧鱼说道。
“我的同学,他们的课外书,好多都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之类的外国书,为什么您给我推荐的都是国内的书?”萧小鱼问道。
“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应该从小陪养对自己的文化的认同感,何况《中华成语故事》并不比你说的几本书差,爸爸认为就质量而言,《中华成语故事》远在你说的三本书之上。”萧鱼说道,他推荐书,也是在塑造儿子正确的价值观。
“什么是文化认同感?”萧小鱼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