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中要让一颗恒星发生大爆炸,这在目前的技术上讲,是行得通的。
也就是说,制造黑洞是可以实现的。
但白洞就不能被制造了。
白洞其实就是黑洞的反演,作为与黑洞的毁灭性质刚好相反的白洞,不能用制造黑洞的方法来制造白洞。技术上无从下手,只能来寻找宇宙中的天然产物,只是白洞具有与黑洞毁灭性质完全相反的“创造”性质,理论上讲只会出现在宇宙大爆炸之初,不会出现在一个有着恒久历史的老宇宙里,它是创造新宇宙的开始。
换言之,如果真的制造出了虫洞,那么通过虫洞只能到达一个正在诞生的新宇宙里,根本到达不了同一宇宙的某一时空里。
当然,不排除会有一些从宇宙大爆炸之初就保留到现在的白洞,但既然这个白洞的出口安在了这个宇宙里,那么作为入口的黑洞肯定不可能同时存在这个宇宙里,所以这样的白洞就算被找到也是毫无使用价值。
虫洞研究陷入了卡壳当中。
2、跃迁引擎的研究相比虫洞研究要顺利一点点。
跃迁引擎的关键是突破负能量粒子海。
负能量粒子海在四维时空中形成了一层隔膜,正是这层隔膜阻碍着飞船脱离四维时空。当跃迁引擎产生了绝对真空之后,这层隔膜就会消失,飞船进入另一维度时空,从而实现了光速飞行的效果。
跃迁飞行很像是一种刺穿气球抵达气球另一面的飞行方式。
跃迁引擎的研究让项目负责人看到了希望。
3、曲率驱动的原理是一个类似肥皂纸船的游戏。
四维时空不是四维空间,四维时空其实是一个被巨膜包裹的泡型空间,空间泡膜就是一张巨大的弧形膜,将整个宇宙包裹其中。
这层巨大的弧形膜,可以用空间曲率来表示,曲率越大表示膜的弯曲程度越大。
曲率驱动的原理是把飞船后面的一部分空间烫平,减小其曲率,那么飞船就会被前方曲率更大的空间拉过去,这就实现了曲率驱动。
原理很简单,但负责人发现要想拉平空间减小曲率,操作起来需要的能量几乎相当于10个母星全部转化后所得到的能量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