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 余声

但星禾思前想后,最终打消了进攻四号星门的想法。

进攻确实有进攻的好处,打掉了二、三号两处星门,四号星门就是距离禾州最近的星门,只要再打掉它,禾州就能获得一千七百光年的战略缓冲带,这对禾州来说有着极大的意义。

可是反过来说,打掉四号星门之后,敌人再次发起进攻的时候,就只能用常规方式飞向禾州,到底从哪个方向走可就不好说了。

考虑到这一点后,星禾断然决定,放弃原本的计划,已经集结的舰队一分为二,大约三千余艘战舰暂时按兵不动,继续留在星门附近,算是监视星门的动静。

余下的六千鳞梭舰秘密撤离星门,以五百艘为一个作战单位,分头赶往不同方向,全力打击外域基地。

这样做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但星禾有他的想法:考虑问题不能只从眼前出发,必须长远打算!

打下四号星门,只获得了眼前利益,可是秘密的围而不攻呢?

很明显,等禾州军摧毁几处外域基地之后,守着星门的敌军不可能毫无动静,他们要么派舰队支援,全力剿灭禾州舰队,要么从其他方向调兵,合力剿灭禾州舰队。

简单点说,像新星门和二号星门那种围点打援已经没效果了,但是用欲擒故纵的办法,故意不打星门,而是引蛇出洞,敌军就会源源不断地穿过星门,抵达四号方向。

禾州只需要在四号方向安排一支舰队,就能一直掌握敌军的动向……知道敌军的数量、方向、速度和出发时间,解决敌军还难么?

什么中途拦截,什么诱敌深入,什么包围埋伏,总之就是办法多多,甚至放敌军进禾州都没问题。

放过一个星门,却完全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这么合算的买卖,怎么能错过?

当然了,这个办法也有一定的弊端,必须防备敌人大举增兵,所以不能因为守星门的敌舰少,就降低警惕,而是不管敌军多少,都要保持一支足够强大的舰队。

而且还要做两手准备,星门附近的战舰不能少,具体数量多少,由守卫星门的敌舰数量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