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3 章 认出太子

“祸水”听到动静抬头,粲然一笑,高声呼喊:“父皇!”

此时的太子宛如刘彻在东海之滨看到的朝阳,暖的令人情不自禁地露出笑意:“何事如此欢喜?”

椒房殿诸人见天子很感兴趣,也知有太子善良,不会任由阴晴不定的陛下处置他们,大胆回答,太子和皇后比投壶,殿下让皇后五支云云。

刘彻一听儿子三支一起也可投进,不由得露出讶异之色,也要同太子切磋。

皇后时常跟宫女宦官玩投壶,又赶上手热才能十五进十一。刘彻浑身僵硬很少玩,十进六。刘彻不信邪,又拿十支,然而他越心急越出错,结果总得二十进十。

宫女宦官低头抿嘴忍笑。刘彻面色不渝地扫一眼他们,微抬下巴示意太子该他了。

太子两次三一次四,结果十进九。刘彻不服气,还要再来。太子问他忙不忙。刘彻陡然想起长门宫的人还等着安葬。刘彻令宫女宦官退下,太子见状先行告退。

长门宫原本叫长门园,是馆陶公主的园子。馆陶公主和董偃的事一旦被人捅到太阳底下,刘彻不会处置其姑母,但一定会降罪于董偃堵悠悠众口。馆陶公主为了董偃把长门园送给刘彻,刘彻令人修缮后改为“长门宫”。

馆陶之女被废后,刘彻令陈废后迁往长门宫。这些年她一直住在长门宫。陈废后毕竟是大长公主的女儿l,废后废后称呼实在难听,这些年提到她就用“长门宫”代指。

废后也是后宫女子之一,她病逝自然要告诉皇后。皇后令韩莲子过去盯着。刘彻拿起箭矢令皇后继续。皇后很无语。皇后跟陈废后不熟。她初到刘彻身边时陈氏以为她只是刘彻身边人之一,没把她一个出自平阳侯府的女奴放在眼里。卫子夫查出身孕后,刘彻几乎日日到卫子夫处,太后更是把她当成眼珠子。陈氏不敢动她,也没机会跟卫子夫添堵。陈氏于卫子夫而言就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听闻她病逝卫子夫心里无悲无喜。而陈氏不止是刘彻的皇后,还是他亲姑母的女儿l。

卫子夫再次怀疑刘彻没心。哪天她病逝,皇帝可能也只是“嗯”一声表示知道了。不过卫子夫也不在意,她有儿l子,也只有她有儿l子,她怕什么。

天子心里没有女人有儿l子就行了。

“先说说规矩。”卫子夫又问,“赢了如何,输了又如何?”

皇后宫里的东西刘彻不稀罕,刘彻沉吟片刻:“据儿l找你何事?”

“儿l子还得有事才能探望母亲?”卫子夫服了他了。

刘彻露出笑意:“朕只是问问。看你急的。”

年近半百,刘彻以防不测,也学儿l子亲自戴荷包,荷包里放两粒药丸——强身和补血。刘彻拿掉荷包扔过去:“五局三胜,赢了你取一粒。输了,你宫里的东西朕随便挑。”

卫子夫:“据儿l送我的围棋除外。”

“那副围棋多少年了?”

卫子夫笑笑,懒得解释玉越用越润:“据儿l的一片孝

心,千金不换。何况您赏臣妾的那些药丸臣妾还没用过。”说完把荷包还给他。。”

太子很想提醒他,他比东方朔大近二十岁,他可以娶妻了东方朔才出生。东方朔不如他行事老练周到大胆实属正常。

“司马相如的辞赋好卖吗?”

主父偃愣了一瞬,认为太子不想听他抱怨:“很好卖。先前抄多少卖多少。近几个月买的人少了,平均两三天也能卖一本或一卷。”顿了顿,又忍不住抱怨,“可惜卖的钱都被东方朔弄去。还名曰留着给我和张汤发俸。”

“确实是这样不是吗?”书楼用地归上林苑,东方朔乃水衡都尉管着上林苑大大小小的事,书楼营自然也归他管。

道理他都懂,但是一想到被他以前瞧不上的人管东管西就来气,“殿下,微臣有没有说过陛下很会用人?就东方朔那老婆婆一样的性子就适合管这些琐事。”

“父皇自然知人善用。”太子停顿一下,“我听说东方朔很爱写辞赋。”

主父偃点头:“很会胡说八道。陛下封泰山他没去,叫人讲给他听,他就敢动笔。”说到此,主父偃福至心灵,“殿下,微臣懂了。”

“懂了就好。”太子去抄手游廊下买点吃的就回宫。

有个小贩见他往南去,问:“那位公子是不是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