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远处的天际一点一点地由青变白,京城被微寒的白雾包裹,街道冷清且空旷,只有打更人的声音回响。

恰好这时,街角处传来踢踏的马蹄声,马车夫刻意避着人,只从偏僻的小巷绕过来,继而在距离洛家十几米处停下。

等候在里头的阮鹤、李时归,便掀开帘子,又些焦急地往外看。

若是再耽搁一会,这京城就该彻底苏醒过了,当官的要赶早朝,那些个摆摊的要去抢位置,若是被挤到边角去,一天都没个生意,白白辛苦一整日。

那马车夫是公主府中惯用的老人,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其中原由,却也识趣地不说不问,只是跟着她们一起往那边看。

李时归性子急,看了一会就想放下车帘,嘀咕一句:“怎么还没有来?”

阮鹤瞧她一眼,还没有来得及开口,耳朵一动便听见脚步,立马沉声道:“来人了。”

三人瞬间屏住呼吸,望向对面拐角处,先是瞧见那熟悉的黑色衣袍,而后才松了口气,放下心继续看着。

来人果然是一夜未归的钟觉予,还是昨日那副打扮,但许是隔了夜的缘故,从细节处就不如之前清爽,比如那木质发簪稍歪斜了些,衣袍边角多了好些褶皱。

再加上钟觉予迎着朝霞、略显苍白的面容,眼底下淡淡的青黑,便莫名觉得对方有些疲倦,不似往日利落。

“殿下,”三人便喊了一声示意他们在这边。

钟觉予便挥了挥手,示意自己听见了。

人走到马车旁边,往日会搬来脚凳的仆从不在,李时归他们也不大在意,她们的长公主又不是那种娇滴滴小姐少爷,那么点距离都跨不上来。

所以钟觉予突然的停顿住,都被她们忽略,就这样看着对方,用这种方式催促她快点。

钟觉予眼神扫过三人,眼眸中的情绪一闪而过,却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抬手抓住马厢旁边,跨上马车时,好像扶了下腰,继而很快就进到车厢里头。

那马车夫立马挥鞭,车轮再一次滚动起来。

而放下车帘的李时归眨了眨眼,心里头有些迷茫,她怎么觉得之前殿下走过来时,腿脚有点怪异,就好像酸软之后的别扭。

她抬眼却瞧见阮鹤也怔在那儿,好像在怀疑同样的事情。

上次腿脚不便还能说是抱着小道长,那这次……

李时归瞳孔瞬间放大,满脸不可置信。

她们殿下居然是!

“出去,”后面传来的微哑声音打断思绪。

两人动作比脑子快,下意识跃身就跳了车,人都跟着马车走了,才后知后觉得反应过来。

“殿下这是……”李时归又懵又不可置信。

一向聪慧的阮鹤也是有些呆,一下子受到的冲击太大,无法转过弯来。

李时归只好自己纠结,虽说主仆有别,可三人从小一块长大,继而投身军营,平日里总有不便处,大家也不纠结、介意,

最多就是其他人背过身就好,可现在,殿下却冒着被人瞧见的风险,将她和阮鹤赶出马车!

李时归深吸一口气,又忍不住感慨,有了伴侣的殿下,终究是和她们生分了。

而里头的人不知她们的胡思乱想,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昨夜闹得晚,后半夜才勉强消停,钟觉予甚至没合眼多久就要起床,只能匆匆洗漱、穿好衣袍,避开来往仆从赶过来,至于身上那些墨痕,实在是没有时间处理,所以才将她们赶出车厢。

天边红日逐渐浮现,半边身子都已探到城墙边缘,炊烟随着鸡鸣犬吠一块出现,街道两旁已有人扛着东西走过。

半响之后,车厢里才发出声音。

“进来吧。”

阮鹤、李时归两人手脚利落,一蹬一跨,再掀起车帘,瞬间就进到里头。

钟觉予已换了一身衣袍,是昨日制衣局送来的紫底四爪蟒服,按照大梁制度,明黄为天子,太子着杏黄,继而便是紫、朱、绿、青。

之前她虽身为长公主殿下,但实际官职只能穿朱色,若在早朝时,还得让一让丞相,但出了门,丞相又得向她行礼,唤她德宁长公主殿下。

如今她凭借战功,得了骠骑大将军名号,换了身紫袍,便算作名正言顺的二人之下,万人之上。

不过,头回穿着紫袍的钟觉予并未露出多少欣然情绪,自顾自靠在车厢里头,半阖着眼,嘱咐:“到了门口再叫我。”

看起来十分困倦。

李时归瞧见这一幕,瞬间就丢下了乱七八糟的想法,立马称是。

而阮鹤则已坐到旁边,小心替对方整理发髻。

殿下虽不喜繁琐,可身份地位摆在那儿,再怎么样也得配上两个相衬的饰物。

悬挂在车厢外的铜铃响动,再拐过两个弯后就到了大道,周围的马车变多,熙熙攘攘地往正中央的皇宫去。

红日挂上晴空,琉璃瓦泛着光亮,站满各色朝服的大殿肃静,只剩下站在中间的大臣在说话。

坐着龙椅之上的钟徒明,斜靠着扶手,不断揉着紧皱的眉心,脸上的烦闷之色不减。

自从上次大胜梁国,楚国的士气就达到巅峰,在夺来的城池中稍作休整,就已起兵赶往另一处,听探子说,楚国那边已经喊出要血债血偿,让大梁太子为楚国二皇子偿命。

钟觉仁本就在战场上受到不少惊吓,这下更是整夜失眠,让太医开了多少方子,也不见片刻安眠。

此刻他站在众文臣前,是离皇位最近的位置,往日合身的杏黄龙袍现下空空挂着身上,短短几日就瘦了大半,像个骷髅架子似的。

再往下的文臣也满脸愁容,身

为臣子,却只能瞧着楚国步步紧逼,而自己无能为力,怎么能不烦?

唯独太子身后的丞相姿态肃穆,虽也担忧,却更沉稳安定,如同落入百官之中的定海神针,让其他人不至于彻底慌了神。

再看另一边,一半是前朝留下的老将,虽然

年老但却莫名壮硕“洛公?!他不是说要寄情山水,不肯入朝为官吗?”

“是啊,当年陛下亲自赶往他隐居的山林,洛公却闭门不出,不肯见陛下一面,如今怎么?”

“如今想来,自从前朝覆灭,洛家已经三代不曾入朝为官,现在却突然……”

不管众人怎么议论,站在高台上的皇帝仍然止不住的笑意。

太祖都做不到事情,他却做到了,而且没有主动,是洛家自己低头,要入朝为官。

他不由得意,世家之首又如何,被皇室打压到现在,还不是得低头称臣,他父皇、太祖就是太过仁慈,才让洛家踩在脑袋上,借势扬名。

“走!都跟朕一起,朕要亲自出宫,迎接洛公!”他笑喝道,竟直接走下台阶。

其余人也连忙跟上,表情是一样的惊喜。

那可是洛家啊……

各色朝服跟着龙袍涌出门外,走向那白玉石铺成的广场。

而其中唯二的紫色朝服却默契地退到最后面,或者说是丞相不曾紧紧跟随,而长公主殿下故意放慢脚步。

见到对方,孟云山微微正色,喊了声:“殿下。”

虽然朝廷里没有任何交流,但孟云山与钟觉予的关系还算不错,甚至逢年过节,孟云山都会派人送贺礼到长公主府,做足了礼数。

而里头的原因是,钟觉予与先皇后都对他有提拔之恩。

孟云山出身寒门,当年进京赶考时,甚至连考试的银钱都是和好友借的,已打算这次未中举,就返回老家,给一富户的儿子当老师。

其实当年他几乎落榜,他平日只闷头读书,虽有才华却死板,完全不懂如何多添华丽词藻,过分朴实直白地让主考官皱眉。

幸好那日先皇后取来试卷,瞧出他才华,便将这人捞了回来,给了个虽然不是状元之流,但也勉强能留在京城的名次。

而后孟云山在官场中沉沉浮浮,因身世而一直无法真正获得话语权,直到钟觉予出现在朝廷,发现他才华,几次暗中出手帮衬,终于让钟徒明真正重视起对方,并在钟觉予离开前,成为丞相。

故而,孟云山一直极其感谢她们母女,之前钟觉予出兵伐楚,也亏他在朝廷之中周转照顾,否则钟徒明两父子,不知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钟觉予便低声开口:“洛公终于松口入朝,陛下必然无比重视,应会先许二品官,再赐丞相之职,以此隆恩,拉拢天下读书人为大梁效力。”

孟云山扯出一抹笑意,勉强道:“洛公有大才,愿意为陛下效力,是大梁之福,百姓之福,只要洛公愿意,本官舍了这乌纱帽又如何?”

钟觉予却挑了挑眉,语气莫名道:“是吗?在孤心中,洛公可不及孟相。”

这话如惊雷落下。

孟云山瞪大眼,刚想说些什么,却看见钟觉予摇了摇头,将他阻拦,又道:“下朝之后,还请孟相慢些走。”

“孤好久没和孟相坐在一块喝杯茶了。”

话音落下,钟觉予便不再停留,快步走上前。

唯二的紫袍本就显眼,更何况两人站在一起,要是被有心人注意,难免多想。

再说她现在还得稳住洛起元,总不能慢吞吞地待在末尾,让洛起元瞧见,指不定乱想些什么。

眼下可不能出什么变故啊……

钟觉予忽然仰头望天,今日可是个好天气,红日高悬,却不见半片云朵,只剩下大片澄澈的晴空,宛如最干净的宝石。

她笑了笑,便径直走向前,行学生礼,喊道:“洛公。”

周围人大部分也都如此做法。

而被皇帝拉着的洛起元,在层层人群中向她看来,含笑点了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