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藏书阁,孟尧忍不住问魏惊春:“方才你和那位卫公子,
到底在打什么哑谜?”
魏惊春却是从袖中摸出一个药瓶。
他想到什么,
拔开瓶塞,倒了一粒颜色如雪的纯白药丸出来,先困惑打量片刻,之后又放到鼻间闻了闻,片刻,突然皱眉,变了脸色。
孟尧忙问:“怎么?”
魏惊春背脊发寒,抖着唇道:“你可还记错,我与你说过,这阵子总是莫名其妙头疼。”
孟尧点头。
而后明白过来什么:“与这药丸有关?”
“没错。”
魏惊春只觉吐出的气息都是寒的:“我的药丸,很可能真的被人调换了……”
孟尧担忧望着他:“这药丸是?”
魏惊春苦笑:“说来是家丑一桩,故而一直没有同你坦白,我家族里,有一种隐疾,我不幸遗传了一些,症状虽然极轻,甚至可以说忽略不计,但一旦发作,可能导致神智癫狂,危及性命,我爹娘怕我出事,在我出生不久,就从一个游方郎中那里讨了一种可以抑制病症发作的药丸,让我定期服用。”
“就是你手里的这药丸?”
“没错。这药丸颜色雪白,名护心丹,为了方便服用,我都会贴身存放在袖袋里。”
孟尧神色亦罕见凝重。
“先是文卿半夜回家被刺,后是你的药丸被调换,这些事,当真是巧合么?而且,此事那位卫公子怎会知晓。”
魏惊春道:“我总将药瓶随身携带,那位卫公子能发现,其他有心者自然也能发现。无论如何,他愿意提醒我,总是一片好意。”
孟尧点头。
“许劭他们说得对,殿试在即,你这阵子回府也要注意安全才是,我虽与你同行,却不会什么武艺,不如让魏叔父给你多派点仆从。”
苏文卿遇刺的消息,同样传到了卫府。
二爷卫寅向卫悯禀报着听到的消息,忧心忡忡道:“如今外头传言纷纷,对父亲和卫氏的名声可是极不利,可要孩儿设法料理一二?”
卫悯闲闲问:“你打算如何料理?”
卫寅:“这些刁民,素来人云亦云,让张阔领着兵马司的人先上街抓一批,杀鸡儆猴,自然无人敢再乱说话。”
“蠢货!”
卫悯毫不留情骂了句。
哼道:“你以为这样便能维护卫氏的名声么,你这样做,只会让天下读书人指着卫氏脊梁骨骂。”
卫寅性格温吞懦弱,最是惧怕卫悯这个家主兼首辅兼父亲,被斥骂,当即战战兢兢束手而立,不敢再说话。
卫悯将卫福唤进来,吩咐:“去做两件事,一,以本辅名义,送一批最好的外伤药到苏文卿住处,并请太医院李副院首亲自到苏宅为苏文卿诊伤。告诉李清芳,无论用什么法子,必须让苏文卿完好无缺参加后日殿试。二,以卫氏名义,悬赏三千金,捉拿刺客,凡能提供线索者,亦有重赏。”
“你再去做一件事。”
卫悯这回是吩咐仍垂手立在下首的卫寅:“替本辅写封折子架在火上烧,怕他将来身不由己。他一个读书人,就是书读得再好,哪里能玩得过那些在宦海里经营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世家大族。”
谢琅不由想起了上一世的苏文卿。
按照上一世记忆,面对卫氏步步紧逼,苏文卿并未屈服,最终投到了次辅顾凌洲门下。金殿赐职后,苏文卿先在翰林院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凭顾凌洲独一无二的偏宠,直接入了督查院,成了一名御史。
然而在世家把持朝政的情况下,御史虽有谏言之责,却掀不起多大风浪,反而容易得罪人。苏文卿漫长的冷板凳时期,也从此开始,而同届投了卫氏的其他及第学子,名次虽比不上苏文卿这个状元,却仕途通达,步步高升,很快在户部、吏部、兵部等实权部门担任要职。
便是如此艰难境况,苏文卿亦秉守初心,坚持了下来,写给二叔的家信,也都是报喜不报忧。直到后来,顾凌洲突发眼疾,不得不致仕回江左养伤,无法再掌管督查院,苏文卿方忍辱负重、改投了卫氏。
在卫悯这位当朝首辅的鼎力支持下,苏文卿满腹才学终于得到施展,二十四岁之龄便升任六部中最炙手可热的吏部尚书,位列七卿。
同样的人,同样的才学,只因站队不同,境遇便天差地别。
世道如此,想要保持初心,不屈从世家权贵,谈何容易。
然正因如此,才显出苏文卿的可贵。
因为即便后来投了卫氏,苏文卿亦没有失去本心,不仅借着卫悯信任,拿到了卫氏贪污关键罪证,还在关键时刻,冒死救他于囹圄。
可不攀附权贵,不屈从世家,如苏文卿这般的寒门学子,满腹才华便真的再无发挥之地么?
谢琅叩问本心,胸腔内竟不受控制地腾起一片森然杀意。
“二叔放心。”
谢琅敛住千般心绪,道:“文卿读的是圣贤书,不会轻易屈从卫氏。”
而这时,卫福、太医院副院首张清芳、礼部一位主事也进到了苏宅里面。
苏文卿已经由苍伯扶着,站在廊下恭候。
他面色苍白,唇无血色,臂上还缠着绷带,卫福先一步上前,忙道:“公子伤势严重,怎么起来了,首辅十分挂念公子伤情,特命在下带了上好治伤良药,来给公子治伤,公子快回去躺着吧!”
苏文卿坚持与众人见过礼,方依旧由苍伯扶着回到房中。
礼部主事见他身负重伤,仍风仪翩翩,不卑不亢,礼节到位,心下暗暗赞叹,到了室中,也道:“快躺下,让张副院首为你好好看看。”
苏文卿靠坐回床头,低头道了句“学生失礼”,方伸出手腕,让张副院首诊脉。
等一行人离开,谢琅与崔灏方从内室出来,崔灏问苍伯:“如何?”
苍伯道:“卫氏那位管事留下一大批名贵药材,还说卫氏已经悬赏三千金,缉拿凶手,势必会为公子讨回公道,不让公子白白遭罪。”
“太医院张副院首也开了张方子,说能帮助公子尽快
恢复,
绝不会误了后日殿试。那位礼部的主事还说……”
“说什么?”
“说卫悯已经上书陛下,
卫氏嫡孙愿意主动放弃殿试头名,以证卫氏清白。”
崔灏原本一直面无表情听着,听到此处,方露出一点意外色,接着冷笑:“这卫悯,为了卫氏名声,倒也舍得。”
一旁谢琅,则一愣,而后拧了下眉。
从国子学出来,卫瑾瑜直接坐上公主府的马车,回了谢府。
顾、李二女官没有想到今日卫瑾瑜会回来过夜,忙问:“公子可用过饭了?可要奴婢准备宵夜?”
卫瑾瑜说不必。
进了屋,见屋里没人,也没什么奇怪。
只是对案上摆着的一个食盒多看了眼,走过去打开一看,才发现里面是一碗早已化掉了的糖酪浇樱桃,看模样,大约放了有至少一日了。
卫瑾瑜盯着那碗樱桃看了片刻,重新把食盒盖住了。
沐浴之后,卫瑾瑜破天荒没有看书,而是靠坐在床头闭目养神。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忽然又传来动静,紧接着,房门被人推开,有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一直等察觉到那脚步声到了近前,卫瑾瑜方睁开眼。
谢琅仍穿着殿前司当值武服,一身寒意,站在床前。
卫瑾瑜与他对望片刻,没说什么,低头想从袖袋里摸本书出来,上方人忽道:“夜里看书伤眼,别总看了。”
卫瑾瑜动作顿了下。
接着饶有兴致抬头,像看到什么极有趣的东西:“就与我说这个,没有其他要说要问的么?”
谢琅盯着那双波光潋滟瞧不出任何情绪的漂亮眼睛:“你想让我问什么?”
“我怎么会知道。”
“不过,操劳了一日,总该有想发泄的时候罢?憋在心里多难受,不如说出来痛快。”
谢琅叹了口气:“你好不容易回来趟,就是为了与我吵架?”
卫瑾瑜一怔。
谢琅慢悠悠卸了刀,如往常一般将刀挂在床头,笑道:“我看,不是我不痛快,是其他人不痛快吧。”
“说吧,一回来就找事,谁让你受委屈了?”
卫瑾瑜有些奇怪望着他,倒没了话。
好一会儿,继续摸了书出来,一脸冷漠道:“你想多了。”
谢琅瞧着他这模样,忽道:“我都知道了。”
“知道什么?”
“你祖父上书的事。”
空气静了静。
谢琅道:“你若觉得委屈……”
“我说了,你想多了。”
卫瑾瑜抬头,下巴微扬,唇角带笑:“一个状元名头而已,我不稀罕,谁稀罕,谁要去。”
“是么?”
谢琅任由自己沉浸在那片波光里。
“那你稀罕什么?”
那双勾人心魄的眼睛,在他身上流连许久,仿佛在估价,最后带着浓
浓嘲弄道:“说得好像你能给得起似的,谢唯慎,先管好你自己,别动不动就穷得当裤子吧。”,不敢托大,也不敢妄图高位,目下想先好好在翰林院学习,做好分内之事,恐要辜负王爷美意。”
等苏文卿离开,雍王府侍从怒道:“王爷屈尊如此,这苏文卿竟还如此不识抬举!一个翰林院小编修,若无贵人提拔,一辈子只能是个编修,整日和书本典籍作伴,薪俸又低还枯燥无聊,有什么前途!”
雍王倒不急,道:“你懂什么,金鳞不是池中物,眼下盯着他的人太多了,只凭几句口头承诺,他如何会相信本王。他这是在择选呢。翰林院本就是个闲职,若有其他更好的去处,只要他愿意,就能去。”
卫瑾瑜反而成了表面最清闲的那个。
卫瑾瑜照例每日待在藏书阁看书,几个正在为吏部授职一事辛苦奔走,四处往世家大族投名帖的同届学子见了,既羡慕又嫉妒。
“人家是卫氏的嫡孙,前程自有家族安排,是你我能比的么?”
“与此在这里抱怨,还不如到佛前多求求,指望下辈子投个好胎。”
然而转眼大半月过去了,陆陆续续有许多世家子弟和部分寒门子弟得到了吏部授职,卫瑾瑜这边仍毫无动静。
看着公子仍每日早出晚归地看书,对周围一切不闻不问,连明棠都忍不住替自家公子着急。
“卫氏显然是等着公子主动服软,才可能为公子提供职位,公子……是不是该回卫府一趟?”
若不然,等所有人等被授职了,公子还一无所获,这探花岂不是白考了。
卫氏何等倨傲,既能拦着公子那么多年,不让公子参加科考,便能让公子无官可做。
明棠心急如焚。!
若兰之华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