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战略急进

这些团练全部出自地主武装,地主最是害怕流民贼寇劫掠自家庄园,对于朝廷的要求定会全力支持。为了守护家园,团练兵作战也一定非常勇敢,值得一用。

有了大量地主团练的协助,便可以进行多点关隘部守。一旦守住防御节点,等贼军劫掠来的物资消耗完毕,必然陷入自相分裂的境地。

然后以左神策为刀锋,一举击破诸寇老营主力,便能瓦解此次河南道之乱,天下重归太平。

不过这样消耗的时间不少,故不为张振所取。而他才刚刚以极轻微的损失,轻松平灭吴俊熙二十万大军,显然变得有些骄横自满,自以为领军之下,该当所向披靡、天下无双。执意要领军急进,强攻徐州。

他认为只要攻灭诸寇中的盟主王献之,那么其余诸寇不过一盘散沙,回头一击,就能平灭。而以左神策的犀利,何需担心什么后路,只要一路攻城略地,便是补给都能就地征收!

当然这种征收很好理解,无非就是劫掠乡野,或者强制向那些还未被反贼攻灭的大地主借粮。不借?那么抢就是,完全把敌占区当成敌对区,不顾后果的执行因粮于敌的兵法策略。

这样做,等于是将站在朝廷一方的地主阶层,硬生生逼迫到反贼一方去。一旦地主阶层反过来支持反贼,那么事情就大条了。

原本反贼最弱的一个方面就是缺乏统治地方,经营根据地的能力。有读过书,擅长治理乡土的地主阶层支持,那完全可以占据一地,割地称王。那时要对付的就相当于各处边镇的节度使那样层次的对手,而不是一支支只知道劫掠的农民军。

父子三人相顾无言,李承业方才出来的时候,张振可是指着他的后背破口大骂。即便有寿宁公主在旁提醒张振,张振也置之不理。

再加上此前击败吴俊熙实在太过轻松,让寿宁公主都生起了些许轻敌之意。她也清楚当前国库情况,虽然认可李承业在军议上提出的策略。

不过这种战略级别的围困,对朝廷各项支出都是极大。国库本已空虚,将士们作战立功还需要封赏,再加上长久围困作战的消耗,也许国家财政会先一步崩溃,到时就是另一场灾难。

而另一方面,从宫中传来的消息中,她知道父皇的精力越发不济,身体也越来越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