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雪地艰途

这种情况,魏燃此前就有所预料,因此在夜间要求每火人必须熬煮姜汤,每个人都喝完后才能睡觉。并且要换脱皮甲擦汗,必须得挖好地窝子后,人在地窝子里面,同伴在外面挡风,这样一个个轮流换。

却有些士兵自认体质强健,总等不及轮换,忙着就把皮甲脱掉,导致第二天高烧不下,无法再跟着行军。

这样的情况在第一天晚上发生得最多,有将近一百人无法再继续跟上队伍,魏燃只能留下他们,让他们躲在地窝子里面扛过去。

如果扛得过去,就自行返回盐泉城,与赵玄清大军汇合。如果抗不过去,那只能让同伴将地窝子的土填上,权当埋骨之地。

之后几天,这种因风寒导致减员的事情少了许多。但是行军过程中,越往海拔高的地方行走,人的体力消耗越是巨大。

即便魏燃军中的士卒大多都是边地人,比较能够适应当地气候。但那也只是在体力尚佳的时候问题不大,一旦体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士兵们连呼吸都会感觉困难,这个时代可没氧气机。所以魏燃则不得不提前扎营,防止因高原反应而加大减员数量。

即便如此,高原反应下,也有上百名士卒永远留在了黄河岸边。这路上行军的艰险程度,已经远远超过魏燃意料,他深深感受到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带来的恶意。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一声不吭的回去,就意味着冬季作战计划彻底破产,这一路上牺牲的战士都白白丢了性命。

等到来年作战,定然要强攻拥有三万守军的米川县。不出意外,他们敢死营定然是第一个先登入城,那要面对的情况会更加惨烈和残酷。

相比较而言,此番行军的非战斗减员,也许还远当不上一场攻城战的损耗。

想到这里,魏燃不断给军士们鼓气,并且放缓行军速度,由一天六十里的计划,缩减到一天五十里。但也会因地制宜,比如下坡路段比较多的地方,那么一天的行军里程数自然会更多。

不过这样一来,战士们随身携带的粮草就只刚刚够赶到廓州城下。也就是说到了廓州城,必须得在一天的时间内将其攻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