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这个时候发现自己站在靠队伍中间的区域,旁边都是村民,吐蕃骑兵即便要鞭打自己,一时半会却也难以做到。
他不知哪来的勇气,忽然撑着旁边的人,高高跳起,用尽肺部的气力,朝后方武威军斥候警示道:“道左有埋伏!道左有埋伏!道左有埋伏!”
连续吼了三声,在这山谷当中,这声警示随着回音传开,竟十分清晰。
吐蕃骑兵面色大变,当即就有人挤进来,意图擒住这个少年。少年也极为机灵,仗着身子矮小,在拥挤的人群中左右穿梭,再加上村民的有意掩护,吐蕃骑兵一时半会竟然拿不住他。
但这伙斥候听到警示,却依然不急不徐的跑过来。
吐蕃骑兵首领虽看不透唐军斥候的举动,但知道己方埋伏既然已经提前暴露,自然只能提前出击。
他们纵马扬刀而出,原本是要从侧后方攻击唐军斥候的,但此时只能从侧方冲击过来,效果虽然不如开始,无法将他们尽数歼灭,却可以有效击溃这伙唐军斥候。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魏燃对这样的情况其实早有准备。毕竟之前击败三百吐蕃骑兵时,就有几十骑逃了回去,他们如何不会向前方报告消息?
针对敌军早有准备的情况,魏燃很容易就预判出对方可能做出的战术布置,因此也做出了针对性的布置。
现在在前方不急不徐奔跑的骑兵只有五十骑,在烟尘和诸多副马的掩护下,敌军是无法分辨出具体数量的。
而他亲自率领的另外五十骑,则隐藏在之后。原本是想等吐蕃骑兵攻击前军的侧后时,自己亲自带人从敌军侧翼进攻过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但此时有那个明月乡的少年提前做出警示,结果弄得魏燃与吐蕃骑兵首领的所有布置全部失效,只能临机应变。
吐蕃骑兵这时是想冲击魏燃前面五十骑的侧翼,但魏燃下属听到少年警告时,便悄然做出了调整。就是将副马引导至左侧,正好形成一道屏障,阻止吐蕃伏兵的冲击。
然后面对冲出来的吐蕃骑兵,他们引弓骑射,接连的射击,打乱了敌军整齐的阵型。魏燃这时则正好出现吐蕃伏兵的侧翼。立刻发动冲击,他身手超卓,能在不到三十步的距离当中,引弓连射,每箭必中,再次将敌军阵型扰乱。
然后在只有十步的情况下,迅速换上骑矛和加重横刀,冲刺劈砍!血肉横飞!
吐蕃伏兵侧翼被袭,而他们偷袭时,却被敌军副马所阻,只有少数顺利冲到面前,却被好整以暇的唐军斥候轻易剿杀。
所以那吐蕃骑兵首领当机立断,首先带头逃跑,手下人等自然有样学样。魏燃这边另外五十骑,见状立刻从旁边反卷上去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