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即便没有朝廷诏令,他们都家家出人以为民夫,替凤林军整备后勤,修桥铺路。
而那些大户豪绅,更加恐惧黄巢的破坏,魏燃虽然也不讨他们喜欢,但在魏燃手上多少还能讲讲道理,在黄巢反贼手上,那就只有你死我亡的阶级斗争,没有任何怜悯可说。
因此也都主动出钱出力,协助凤林军作战。毕竟凤林军的战斗力名传天下,对内对外没有败绩,得到过诸多考验,基本上就是以前威震宇内的左神策军的翻版。况且左神策军早被凤林军吞并了,自然更是如虎添翼。
而魏燃这个统帅,还是已故战神李承业的儿子,已尽得其亲传,更有人评价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所以无论是百姓还是豪绅门阀,对魏燃和凤林军都极有信心。
此时荥阳已破,武牢关无法继续坚守。魏燃秉承着失地存人的战略思维,令守军退守城防坚固的神都洛阳,而他已领军出关。
在函古道在险要之地筑营,而后以胡骑反复拖延骚扰黄巢大军,让李光嗣率领三万精锐骑马步兵进入洛阳城。
自此魏燃所立军寨与洛阳便互为犄角,他要在此盆地平原,与黄巢六十万大军决战。
黄巢兵力虽多,但缺乏骑兵,且兵员组成多是流民,枯黄骨瘦,拿着农具便是战士。
只有核心不到十万人马,是一直跟随黄巢南征北战的百战精锐。
黄巢的战术很简单,就是意图仗着人多,分兵围攻洛阳与魏燃险要之地的连营。
以底层饥民的数量耗损魏燃精锐的体力士气,最后再由本部精锐攻袭剿灭。
魏燃的应对策略更简单,以三万步兵坚守后路,而后五万骑兵于外游走。仗着机动力,还有天空的热气球指引,完全不会陷入到敌军人数众多的大军围攻伏击下。
而后分成数十支千骑部队,从早到晚轮番袭扰。反贼军队的军心士气,纪律训练,包括体力装备都远不如凤林军精骑胡骑。
这般从早到晚袭扰进攻,将反贼外围的大量炮灰部队士气直接搅得崩溃,尤其是夜间袭扰,更是接连引发有着夜盲症的敌军发生营啸。
若非敌军数量过于庞大,魏燃担心夜间进攻会陷入乱军中失去机动力,因此只在外围惊扰并没有真正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