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和凡妮莎坐在一边看得津津有味,阿德勒忽然转身看着马龙,说:“马龙,你来给他们做个示范吧。”那些学生也一起起哄,马龙虽然在好莱坞是新人,但此时已经是百老汇话剧界的巨星,很多剧评人都对他的表演高度赞赏,他一/炮而红的事迹也激励了无数新人来到百老汇追梦。
马龙最初有点想拒绝,但面对大家的热情提议,马龙挠挠头,羞涩的笑了一下,还是接受了。
阿德勒接着选朱丽叶的表演者,有几个女孩直接举了手。
马龙向她们表示感谢,然后转头看向凡妮莎:“可以和我搭戏吗?”他向凡妮莎伸出手。
凡妮莎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被点名,她赶紧拒绝:“我从来没有演过戏。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演戏。你还是找其他的演员吧。”
马龙却很坚持:“没有关系,凡事都有第一次。你不需要有经验,我可以带你演。你不想体验一下演戏吗?很有趣。”马龙说。
阿德勒有一瞬间很惊讶马龙的举动,她随后就露出了了然的神色:“小姑娘,来吧,我会帮你调整的。”
大家都纷纷鼓掌。有个女孩子看向凡妮莎的眼神充满嫉妒。
凡妮莎不好意思再推辞,她转念一想,能够在戏剧大师面前表演,还和著名的演员搭对手戏,这是一次多么难得的经历。而且她本来就很喜欢体验新的事物。她不再推辞,直接答应了。
阿德勒给了她一张台词,让她和马龙先去隔壁的屋子里把台词背过。台词上有动作提示。凡妮莎先通读了一遍台词,描写的是男女主相继殉情的场景。
莎士比亚的台词描写情感饱满激昂,对于凡妮莎这种情感比较内收的人来说,很容易出戏,毕竟生活中没有人会动不动激烈的说出一大段运用各种修辞和典故的话。
凡妮
莎融不进去,她只能干巴巴的背着台词,就跟朗诵课文一样,语调毫无起伏。
她一转眼看白兰度,他看上去似乎进入了情绪,充满炽热而绝望的悲情。
这一段情节很简单,白兰度扮演的罗密欧醒来时看到服下假药的朱丽叶,以为她已经去世,然后自刎而死。朱丽叶醒来,看到死去的罗密欧,悲痛殉情。
白兰度和凡妮莎一起对台词。
凡妮莎最佩服马龙的特点是,马龙只要一进入角色,马上就会变得气质迥异。就好像按下啪一声按下开关键,他可以变成截然不同的人。也许这就是专业演员的素养。
马龙此刻不再像他平时的模样,变成痛失爱人的悲情男子。他盯着凡妮莎深情地诵读那段台词,眼神中充满对人生的绝望,和对朱丽叶的眷恋与悲痛,他的眼神就像一汪深不见底的湖水,凡妮莎不自觉地就被带入其中。马龙自刎后,到了凡妮莎的台词,但她一张嘴,就变成了一个毫无感情的诵读机器。
而且这段自白的台词太长了,她读着读着就觉开始尴尬和出戏,然后就忍不住笑。
等她读完后,马龙忍俊不禁地笑了。他觉得正大光明地嘲笑凡妮莎不太合适,所以就捂着嘴转过头朝后面笑。
简直就是掩耳盗铃,难道捂着嘴笑自己就看不出来了吗?
凡妮莎不高兴地辩解:“我知道我表演的不好。我真的没有什么演戏的天赋,你快找别人和你搭戏吧。”
马龙笑了一会儿,才停下来:“我怎么听说在莫斯科舞蹈学校,你们也要学表演?”
凡妮莎冷漠地哦了一声:“是,但那是芭蕾舞中的表演,和演话剧不一样,主要是动作,几乎没有台词。”
马龙思考了一下说:“那你就无台词表演,只有动作,比如......”他眼神变得挑逗,“看到我死了,然后扑上来抱住我。”
凡妮莎头摇得像拨浪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