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村长差点没给抱领导大腿,后来给领导说,
“我们村的厨子是老手艺了,家传的手艺,您要是想吃点啥,尽管来。”
虽然胡村长说的是尽管来,胡五福知道胡村长心里是有数的,毕竟当时对面的领导,只有一个。
给一个人做菜,胡五福心里更有数了。
胡五福又把庄四文要认干爸的事,和胡大嫂详细说了一下,
“庄家大伯觉得庄四文没爹没妈的,看他可怜。”
胡大嫂却是没当回事地笑了笑,
“以咱家女婿的本事,谁看见也想抢呢。”
胡五福又叮嘱胡大嫂,吃认亲饭那天,他们胡家的人早早的在村口等着,
“开着小车进村不方便。”
胡大嫂马上就点了点头,
“大嫂懂的呢,你忙你的去吧。”
送走了胡大嫂,胡五福心里头半块石头落下去了,房子的事差不多要完事了,头一批人就可以住进牛棚了。
那又说明,胡五福终于可以回村住了。
又因为和庄四文是有婚契了的,现在是女户主,住自己的大院子大房子。
胡五福想想,就觉着美呀。
胡五福正美美地“哼”着曲子,就看到余师傅正拿着胡三哥的一本书在看。
刚才余师傅还让胡五福给想个办法,胡五福摇了摇头,
“没办法。”
余师傅今天没去厂子,胡二哥帮请了假。
余师傅看着胡五福又晃回后院的时候,把胡五福给叫住了,
“小胡同志,你来,我再问你个事。”
余师傅就把自己想到镇上厂子工作的事,和胡五福说了下,想听听胡五福的看法。
余师傅很重视胡五福的意见的,有句老话说,叫做旁观者清。
胡五福立即就竖起了大拇指,
“余师傅,你这个可真是个好主意呀,这样就能把那姓吕的给气个半死。”
胡五福看余师傅完全不明白,真有点服气这个余师傅,心里啥也不想,
“余师傅,这里厂里的吕师傅,一直想看你笑话,你这次回了厂里,工作职务又在他上面,他每天看见你就会心痛的。”
胡五福说的事不知道会不会发生,反正余师傅觉得现在回镇上,他至少能专门研究生产上的事。
可在市里总厂,最近不干正经事的人,多了起来了。
余师傅也没什么农转城的经历,他有的是留学经历,这也是最近总有人找他的原因。
余师傅想的和胡五福想的根本不在一条线上,胡五福觉得既然回镇上,总比像余老头一样,非得呆在村里头。
呆在村里头啥也干不成,像余师傅的大好年华就浪费了,那还找啥对象呀。
胡五福和余师傅说完话后,就回后院继续研究菜谱去了。
而庄四文却和胡五福挥了挥手,说他和庄斯东再去看一眼老首长。
庄四文想来想去,还是找个大夫给老首长看一下吧,是因为年纪大心脏不太好了,还是因为别的原因。
部队那头也有医生的,先在那头看看再说。
胡五福点点头表示赞同庄四文的想法,
“等过两天把老首长再接过来,让余老头给把把脉吧。”
庄四文和庄斯东拿了点饼就开着一辆小车车走了,中午就喝的豆芽海带汤,吃的卤肉片和烙饼。
胡二哥和胡三哥收拾的厨房,胡五福别的就没再管了。
差不多把大概菜单列了一下,胡五福想弄个大猪头。
认亲宴是大事,一般要有十大主菜,最重要的是得有猪头。
胡五福把十大主菜稍微列了一下,包括:
猪头,整鸡,整鸭,整鱼,蒸羊肉,蒸牛肉,烩羊肉,牛肉丸子,扣肉,烧猪腿。
胡五福也知道最正宗的认亲宴,特别特别的讲究,流程也比较复杂。
甚至还要有见证人,还要有做东人,就是后世说的主持人。还有祭祖进祠堂,甚至有刻录名字等等。
但是庄家现在的什么情况,胡五福不清楚,这些传统礼节上的事,也没听庄斯东说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