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娘觉得可笑,他们骗了自己的女儿,还推到别人身上,太是聪明过头了,还是别人不对。
“我要为秀才守着家业守着女儿,不让吴家断香火。”刘青娘再次说出决心。
桓氏气得暗哼不嫁想的美
吴秀才死了,二十亩地马上就让他管上了,以前包租给别人,现在刘青娘的父亲刘万祖把地要回来自己家种,刘青娘也不知道怎么好,只有依着父亲的主意。
两个铺子她二哥刘光宇成了东家。
刘青娘已经明白过来,这六年他们是吃到了甜头,盯上她的产业了吧
自己就是再嫁也不能把吴家的产业送与娘家,自己还有女儿呢。自己怎么能干那样的傻事,女儿要继承吴家的香火呢。
自己不能对不起死去的人。
六年,吴家的产业店铺拿回来几两银子,二十亩水田,一年只给了他们母女口粮,其余的没有钱也没有物,以为她就那么傻,什么都不懂了吗
六年,她娘问了有一百次吴家的银钱。她是隐而不说。
又过了几年她也会察言观色,也会洞察人心了。
想不到难测的就是人心,这是亲娘,对女儿就动这么多心思。
一次桓氏又没有说服成功,不由得垂头丧气,心里怨恨颇深。
“你如果不想再嫁,就给秀儿定个婆家,娘家人丁兴旺,后生十几个,哪个都优秀,你可以挑一个,保准秀儿称心如愿。”
桓氏的算盘打好,吴艳秀嫁回刘家,吴家的产业瞬间就变成刘家的。
“娘呀,你这想法儿更错,姨娘亲,姑娘亲,姐妹的孩子可以通婚,舅舅的女儿可以嫁给姑姑的儿子,姑姑的女儿可不能嫁给舅舅的儿子,这叫骨血倒流,也叫骨肉还家,这样的亲真的做不得的”
这一代就是这样的风俗,亲上加亲在亲近也不能姑姑的女儿嫁舅舅的儿子,出现这样的事,可以拿比较,是违背道德的,没有一个做这样的亲的。
桓氏被问住“那让你侄子入赘吧。”
刘青娘呵呵呵的笑起来“那不是一样吗话,换汤不换药的办法。”
“入赘改了姓,让你侄子姓吴。”桓氏灵机妙算。
“改八个姓,他也是我血缘的亲侄子,怎么也改变不了骨血倒流的关系。”
“那怎么办”桓氏有些挠头,突然蒙醒,一拍大腿“有了绝妙”
刘青娘无奈的蹙眉。
“好招儿,你过继侄子当儿子,给你养老,就把秀儿嫁出去吧”桓氏想的妙计。
“我不想让秀儿离开我身边,我就这么一个女儿,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刘青娘句句堵桓氏的嘴。
桓氏怒极,面上且不显“给秀儿找个好婆家,能受什么气”
刘青娘已经不想说话了,她的娘就是有千万的对措。
桓氏见刘青娘沉默“你这是默认了呢”她想就坡下驴,就此定下这门亲。
刘青娘拂袖,她的娘这是欺人太甚
一家人黏黏糊糊的六年,就是为了那二十亩地,两个店铺。
刘青娘不胜烦扰,心里的怨气,怒气集聚一腔。
发泄吧,那是亲娘,恭敬吧,恭敬不起,那么贪心的娘家谁也抗不住。
就这样多次的挤压,刘青娘是越被挤越叛逆。
六年了娘家没有与她翻脸,给她们送吃的喝的,越来越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