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4 泗水华人

泗水自由邦在后来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个国家的人民粗略地只分有三大类职业----海员、马帮商人和军人。

当然了,那些所谓的海员,其实是从事人口贩运工作的职业代名词,他们的工作内容是利用自己跟大陆的家乡关系,在澳洲联邦移民局的支持下,到江浙、福建、广东沿海一带把人口偷渡到万山群岛、安南或者吕宋后再转运到泗水港或者紫霞岛等地。

这些海员拥有专门的组织,对外通常的招牌是“某某职业中介公司”。

显然这些公司既是人口贩运机构,也是海贸机构,这些船舶无论往返都不会空舱。

后来,澳洲联邦移民局在这些地方还专门设立了“移民事务培训学校”和“外来人口入境检疫营”等封闭管理机构,偷渡出来的人口一旦进入这个机构,澳洲联邦移民局会根据人口的年龄、职业等支付给这些给这些职业中介公司一笔不菲的“劳务费”。

至于那些“外来人口”在身份登记后,经过一到三个月的检疫和就业培训过程,会被安置到中兴岛、南中兴岛或者澳洲大陆,同时还会给每个人发一张绿色封面的身份卡,成为“澳洲联邦永久居民”,可以合法地在澳洲联邦境内工作、生活和学习,持有这张“绿卡”的居民在三年后可以向联邦移民局申请获得“澳洲联邦公民”身份,并获得在澳洲联邦境内的一片土地(通常是荒地或者牧场)。

所以,在泗水港,时时刻刻,都有上百艘海船和人数达到一万以上的海员在从事这个利润丰厚的职业。

到如今,这个职业仍然方兴未艾,只是他们的业务范围扩大到了全世界……

至于马帮商人,那是一些过去就在泗水城附近游走四方的货郎担子,他们是泗水华人群体中最早期的地方商人,对爪哇的地面很熟悉。

泗水自由邦成立后,他们在得到澳洲开发银行和澳洲工商银行的贷款支持后,组成了大约三十个“陆地贸易运输商队”。

这些商队的主要业务是把澳洲货和其他各国商人运来的各种外来产品贩运到爪哇岛的各个角落,然后从那些地方把爪哇岛丰富的矿产、木材、农产品、手工制品、草药等货物运到泗水港,然后再卖给澳洲联邦的各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