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听后脚下一乱,差点儿摔倒。一旁的王承恩小太监看到后嘿嘿直乐,直到杨乐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他才止住笑意,忍俊不禁地说道:“杨大人,公主殿下可是宫里出了名的小魔头,没想到竟然被你降伏了。你真是高人啊!”
杨乐很想踢这位口无遮拦的小太监一脚,可惜王承恩早已料到杨乐要踢他,所以先行跑远了。
……
京城的五军营、三千营以及神机营并称为三大营,共近十万人,分别驻扎在北京四城。
神机营是京城禁卫军中三大营之一,也是明朝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
熹宗时期的神机营是由孙承宗一手创办的。
这位孙大人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他不仅是朱由校(熹宗)的老师,袁崇焕也是他一手培养提拔出来的。而且著名的关宁防线也是他构筑出来的。所以说,这位老大人不仅是一位文坛领袖,更是一位军事家。
王承恩引领着杨乐来到神机营,躬身说道:“杨大人,前方是军事重地,咱家不方便进入,只能送你到这里了。”
杨乐点点头,道了一声谢,独自一人走上前去。
跟门卫说明来意,杨乐在一个掌
班的带领下来到孙承宗的府邸大堂。厅堂阔大敞亮,厅上高悬着一块“流芳百世”的匾额,下方是一把由海南黄花梨木制作而成的太师椅。
椅子上坐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大人,正闭目养神。
他脸庞清廋,相貌奇伟,八字胡须向两侧张开,如同刀戟一样犀利。
旁边坐着一个三十来岁的总兵,杨乐认得正是陕西省榆林镇的总兵杨嗣昌。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调回京城来了。
杨乐进了房间,只听杨嗣昌呵呵一笑道:“杨乐,咱们挺有缘分的,又见面了。这位就是孙大人了,你过来拜见吧。”
杨乐单膝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高声喊道:“卑职杨乐拜见孙大人。”
听到声音,孙承宗睁开眼睛,他虽然年纪已老,声音却是洪亮:“起来坐吧。”
杨乐站起身坐在了下首的椅子上。
孙承宗瞄了杨乐和杨嗣昌一眼,说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如果朝廷多出几个像你们这样的青年才俊,我大明何愁无望啊!”
他的这番话,不仅是对杨乐、杨嗣昌的褒奖,更是对明朝眼下糟糕局面的无奈感叹。
“老大人,勿需烦恼,您放心吧,有我们这些恪忠职守、精忠报国的将士们在,大明王朝一定会重铸辉煌!”杨嗣昌下着保证。他隐藏的意思很明白,有他在,大明王朝不敢说铸就辉煌,最起码亡不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一位年轻的军官总喜欢在老首长面前说一些豪言壮语。
杨乐暗暗赞叹,不知道杨嗣昌是自信还是自负。他略微思索,保守说道:“老大人对卑职是过誉了,卑职才疏学浅,恐有皇上所托。只能竭尽所能,为朝廷效力,为皇上解忧!”
孙承宗混浊的眼睛闪过一阵精光,纵横沙场这么多年,大明江山的情况他了如指掌,不说是危如卵石,但也差不多了。如今宦官当政,内忧外患,连他都不敢保证说一定能够力挽狂澜,杨嗣昌却说能,如此这般,杨乐的话在他心里倒比杨嗣昌高了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