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怒骂皇上不争气,茅山道士观天象

昌明 雪梦江山 1322 字 2024-05-20

东暖阁温暖如春,王承恩拿着火钳子拨弄着火炉里烧得红红的炭火。曹化淳在前方桌旁研着墨水,崇祯一脸不悦地翻看着一本奏折。

下方是兵部尚书王洽,这份边关奏折就是他刚刚呈上去的。

崇祯合起奏折,道:“鞑靼年年犯边,打不过就跑,跑了又来,真是让人头疼。不过这次朵颜部突然和后金结盟,他们攻城掠地,劫掠了大批钱粮,你可知他们意欲何为?”

王洽不假思索道:“皇上,臣以为,年关将至,关外的鞑子必须出兵劫掠,给部族以给养,才能渡过严冬。臣觉得这次鞑子袭边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希望吧。”崇祯不由得想起杨乐的话,若有所悟,急忙道:“王尚书,你立刻通知袁都督,让他密切注意鞑靼境内的风吹草动。一旦有任何消息,立刻来报,不得有误,去吧。”

“遮。”王洽不以为然,觉得皇上真是小题大做,鞑靼犯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虽然如此想,不过他还是依照皇上的意思下去传达旨意去了。

这个时候,站班太监匆匆过来禀报道:“皇上,驸马爷和孙承宗老大人来了,在御书房里等您过去。”

崇祯一听,心头一动,匆匆处理了奏折,便立即奔向御书房。

崇祯一进大殿,正偎在龙凤炭火炉旁取暖的杨乐立即上前见礼,崇祯抬手将他搀住,欣然笑道:“朕心里正想着找你呢,你这就来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心……”

“心有灵犀。”杨乐接话道。

“对对,就是心有灵犀。朕就觉着,你和朕心连着心,知道朕的想法。”崇祯哈哈一笑,看见杨乐后心情大好,把刚才鞑靼犯边的郁闷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待皇上和驸马两人寒暄完之后,孙承宗上前微微施礼道:“皇上,皇太极的阴谋诡计,杨大人已经跟老臣说了,老臣此番前来,是跟皇上商议一下这件事。”

崇祯眨巴着眼睛,细细一想,便知道杨乐把孙承宗请出来当做说客来了。其实他心里面十分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但他也担心自身的安全。“孙大人也觉得朕去皮岛比较合适?”

“不不不,皇上误会了。”孙承宗连连摆手,“老臣希望皇上出宫,不是去皮岛,而是去南京避避风头,不论皇太极来不来,皇上都无恙,之后再回来便是。”这是孙承宗在路上冥思苦想想出来的一条折中的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