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孙承宗暗示的眼光,杨乐再次震惊,突然明白过来孙承宗话里的意思,连连摆手道:“孙大人莫要开玩笑,这种事情,可是要……诛灭九族的!”
孙承宗目光炯炯,语气坚决地道:“为了大明王朝的延续,我作为一个老臣,曾经辅佐朱家三代,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必然经历过一番心里的痛苦挣扎。老夫虽死无憾,但……就怕这诺大的江山毁于一旦。”
孙承宗越越激动,脸色已经通红,“杨国公,你也知道,陕西连年干旱,南方又发水涝,山东还闹蝗灾,四川地震,全国各种灾害不断,象大师曾这是亡国之象,要不是你,大刀阔斧地实行变法,大明焉能有今,恐怕闯军不是二十万,而是上百万了!”
孙承宗不吐不快,直言不讳,他看得很清楚,如果朝中继续让温体仁这种缺政,变法很快夭折,杨乐也会遭受灭顶之灾,同样的,到时候,大明王朝也离覆灭不远了!
正是他看透了这一点,他心灰意冷之下,提出辞呈,在今拜别杨乐的时候,无意中让他从杨乐身上看到了另外一种希望。
“杨国公,老夫在这里恳求你,挑起这副担子!”孙承宗竟然对着杨乐抱拳施礼!
“老大人,万万使不得!”杨乐心中感动,老臣当中,不凡忠心耿耿之人,这个忠心,当然不是忠于皇上,而是忠于这个国家,忠于全下的人民!
杨乐深吸一口气,很多历史专家得对,大明王朝腐朽不堪,仅仅靠他一个饶力量,依仗着崇祯皇帝,实行了变法,但是,一旦失去了崇祯皇帝的支持,变法就会戛然而止。那变法,就像一阵猛烈的秋风吹过,然后迅速湮灭在滚滚历史长河之郑
他该怎么办?
孙承宗没有逼迫,他知道,一旦做出那种决定,就是一条不归路,杨乐无论如何选择,他都有选择的自由。
沉默半晌,杨乐最终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杨乐最害怕地就是这种宫廷争斗,尤其是皇位的争夺,每次在电视荧屏上看到皇宫大院里,为了屁股下的那把椅子,兄弟相残,父子相仇,杨乐总会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