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石墨坩埚炼钢法,火铳长矛斧枪手

昌明 雪梦江山 1679 字 2024-05-20

因为只有将钢加热到液态,才能自由且精确地控制其中的碳与其他元素的比例,百锻钢、灌钢,甚至熟铁渗碳钢等方法都是不可能做到精确调控的。

最后,只有炼出液态钢,才能够混合其他合金造出合金钢,并且用铸造或者卷轧的方式快速生产钢材。明朝时期的中国已经达到钢铁冶炼的世界最尖端水平,但还差临门一脚,还没有到能够把钢融化成钢水的程度。

把钢融化成钢水,是在1740年,也就是一百多年后,欧洲出现了更高的炼钢技术,而这个技术就是杨乐所说的“坩埚炼钢法”。

坩埚炼钢的关键在于那个坩埚,而制造坩埚的关键又在于使用的耐火材料,或者说是高温耐火砖。

这种砖是由黏土烧制而成,而黏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泥。

其实,中国早已经有坩埚了。不过不叫坩埚,而是称为方炉,由于方炉里面缺少了石墨这种添加材料,铁矿可以在方炉内化成铁水,但是却没有办法炼成钢水。

当宋应星看到石墨矿石的字样时,眼中满是震撼,精通炼钢方法的他,立即若有所悟,迫不及待地奔向了兵器坊。

……

当兵器坊里大炼钢铁的时候,杨乐总结了上一次在龟山岛上的战役,对士兵们开始了新的训练方法。

艾力特自从效力杨乐后,成为了“维亚斯”号的船长。

“艾力特船长,你们荷兰的火枪手排兵布阵都是怎么做的,请详细跟我讲一讲。”

艾力特听到杨乐问话,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回国公爷殿下的话,西方作战一般都是列成方阵,斧枪兵或者长矛手排成整齐的队列有秩序的进退,火枪手则在最开始的时候站在前排射击,等到对方冲近一些才跑到后面,将盾牌手和长矛手当成挡箭牌,隐藏其后装填弹药,然后再朝外继续射击。”

马虎听完,诧异的看了一眼艾力特,这个红毛夷所说的,确实与杨乐操训的方法类似,以往的几次战斗也都差不多这样。

在场的其余人都是暗自点头,杨乐暗自思索,看来自己的练兵方法与西方差不多,起码在排兵布阵这个方面没有落后于西方。

在十六世纪,西方的作战方式已经逐渐领先于东方,现如今士兵们的作战方式与西方大体一致,说明自己并没有落后,就算火铳现在有一些弊端,需要盾牌手和长矛手的辅助,这些是冷兵器,兵士们应该很快就能熟练。

不过,杨乐毕竟不是古代的军事专家,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按照自认为的最先进的方式来,这个时候,士兵们的心里接受与否,倒不是很重要,因为他说的再多,士兵们依然不理解,等上了战场,打过一仗之后,士兵们尝到了甜头,自然就会明白什么样的阵型会更好的防御和攻击。

一直以来,袁崇焕和马虎等一些将领,看了杨乐的操练方式都是大为赞叹,普遍认为,杨国公虽然不懂武艺却深谙练兵统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