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八倍距的千里镜,完全可以看清楚距离三里开外的大明舰队,只不过,这些大明舰队看起来怎么跟父亲日记里描述的不一样呢?
最前面领航的是三艘大型的福船,底尖上阔,首昂尾高,吃水二丈,舵楼三重,帆桅三根,傍护以板,上设木女墙及炮床。
为什么这三艘福船会那么长,那么高?目测有三十丈长,二十丈宽,而且还有三层楼那么高的舵楼,远远看起来就像是三座海上的移动堡垒。
……
塔尔通过望远镜看着不再前进的明军战船,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因为他看到了三艘福船一字排开,每船前端的三门超长超大的红夷大炮正在调节炮击方位。
塔尔虽然紧张,但还不至于害怕,他带来了岛上所有的火枪手和弓箭手,同时还加强了炮台的防御。
他认为,只要炮台的防御固若金汤,敌人无论来多少船都是白搭,因为要想战船炮火能够打上炮台,必须一艘艘接近到炮台下方,这里水道狭窄暗礁密布,攻上来谈何容易?
岛上的炮手全来了,一共有八十七人,外加三个发号施令的传令兵一共九十人。
所有炮手都在等候塔尔长官的命令,炮台上的炮手们也在等待明军战船进入大炮的射程。
不过,让他们吃惊的是,那些大炮看上去怎么比自家炮台上的大炮还要粗还要长呢?
那些炮到底能射多远呢?
而塔尔此时却依旧认为,凭着九十个老炮手完全能够发挥出六架炮台的最大威力,明军来的战船虽然多,他们也无法一拥而上,母港的岛屿上除了自己选择的这处港口外,其他地方都是断壁悬崖,战船根本无法靠岸。
明军战船转几圈发现这里易守难攻说不定也会像以前一样知难而退呢,贸然进攻,进入水道说不定他可以直接将大明战船堵死在水道中。
他见过的火炮太多了,根本没有能够跟他山包炮台上的红夷大炮对轰的战船火炮,炮台挨几炮无伤大雅,战船若是被他的大炮打上几发,任何船恐怕都受不了。
而且,明军远道而来又不可能长期围困,况且自己被围两三年也饿不死。
塔尔确实经验丰富,见识也不凡,可惜他完全不知道杨乐的战术根本不是完全摧毁炮台,而是火力压制,掩护快船的进攻。
攻击预案是九门重型火炮超远距离的齐射三轮,彻底压制住对方的炮台火力,掩护十五艘快船冲进港口。
火药、炮弹、瞄准器全部准备完成之后,杨乐发起进攻的帅旗迅速落下,三艘战船船长的令旗随后落下,炮位口的喊话兵立刻喊出射击的口令。
“轰轰轰!”
九发炮弹呼啸而来。
沉重地炮弹落在了炮台上,溅起满天的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