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墙高达两丈,放眼周边村落,只有这个堡毁损的最不严重,而且又正好卡在官道的要口上。
所以,杨乐决定今晚就在这里扎营。
相比于卢象升选择在野外扎营,住在堡内当然更加方便,防守也更加有力。
如果清兵蠢得围攻自己村堡的话。连骑兵在内,自己营中一大半的火铳兵,加上火炮,手榴弹等武器,他有信心,至少可以挡住两万清兵的大举进攻。
那个蒿水石桥,杨乐已经调派了薛云麾下的一个火铳队防守,晚上歇息的时候,几十个人轮流站岗。
余者各人,全部移驻于堡内。
同时,杨乐派出大量的哨兵,刺探敌情,紧急测绘这一带的地图地形。
大军浩浩荡荡开始进入堡内。
虽刚刚打了一仗,但他们依旧个个精神饱满,每个人都身披精良的甲胄,外面还有一个杨国公发明的羊毛鹅毛鸡毛什么毛都有的大衣。
在这寒冬气,穿着又保暖又轻便。
而反观宣大的士兵们,衣甲破烂,脸有黄色,精神疲惫的老弱兵卒们,与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些士兵都是杨嗣昌为卢象升精心挑选的,就怕卢象升不死。
当然,他绝不会想到,有人早已经看透了结局,任何的伎俩在此人面前,显得幼稚和可笑。
不过看到杨乐的大军滚滚而来,各人脸上只有兴奋与感激,却没有丝毫的嫉妒之色。
很多人更对着随军前来的那几百辆战车指指点点,相互兴奋地议论着。
车辆上面装载的是各式各样的火炮、强弩、弹药等辎重,后面还有一些粮食与草料。
……
很快,杨国公来临大明,还在巨鹿歼敌的消息迅速传开,立时在宣大三镇官兵中引起轰动。
士兵们都知道杨国公去了琉球岛,如今他怎么会突然来到巨鹿,而且还打败了清军,这是什么情况?
随着爆炸性的消息传开,立时密密麻麻的宣大官兵涌到帐外向巨鹿这个方向张望。
虽然看不见,聊表心意也好。
得知消息的宣府镇总兵杨国柱,山西镇总兵虎大威,大同镇总兵王朴,这三位将军曾经都是带着自己亲将,匆匆忙忙地跑了,这个时候又匆匆忙忙的赶了回来,赶到卢象升的大帐外,一个个脸上的神情即兴奋又是惭愧。
尤其是从昌平到京师东郊,又千里迢迢到保定,再到大同的王朴,身上华丽的盔甲都暗淡了不少,往日俊朗的脸色也颇为憔悴,显然这些为了躲避清兵东奔西跑吃了不少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