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竹椅黄包车

九零后的脚步 稀饭RT 1129 字 2024-05-20

十月,还未入秋,清晨的阳光依旧如约到来,院坝里的柿子树叶子上还挂着昨夜的露珠。

奶奶拿着大扫帚,沿着街檐边(房屋外面的过道,被房顶瓦片遮住的区域,与院子重合的边线)打扫起来。我也拿着扫帚一起扫。

早上只要看到太阳出来,就必须要提前把院坝打扫干净,爷爷会将收割回来的谷子晾晒在院坝里。农村就是这样,靠吃饭,气好的情况下,每都会晾晒应季的农作物。

下雨就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既不能晾晒,也不能外出到田地里劳动。所以家家户户世世代代都很珍惜阳光明媚的日子。

我们村上也有一个晒坝,离我们院子比较远,大概一里路左右。只要看到气比较好,离的近的村民提前就“占”满了,所以我们很少拿到晒坝去晒。

打扫完地面,又将聚拢的垃圾用箢篼(竹制品,爷爷编的)装好,我拿上箢篼,刚走到大门口,就碰到爷爷回来。

“把渣渣倒门口的田里”爷爷看着箢篼到。“不倒沟里吗?”平时垃圾都是直接走到大沟边,往沟里倒,也不用担心堵塞之类的。

“有柿子叶和谷草,倒在田里,腐烂了还能当肥料”爷爷着重指了指柿子叶。

我端着箢篼来到田边上,将里面的渣滓倒干净后,顺便用脚踩了踩,以为这样能够更好接触泥土,加快它们的腐烂。

十月的,变就变。刚刚还阳光明媚,转眼就阴了,乌云开始聚集,也暗了下来。爷爷停下了手上的动作,原本拖到院子里的谷子袋又重新被系上绳子,拉了回去。

“啥子气哦,又阴起来了。哎”听到爷爷的叹气声,便猜到今这谷子是晒不成了。不过爷爷依旧没有放弃,时不时的看看空,期待着气能够转好。

这时候的我,内心其实是比较开心的。院坝扫干净了,又不晒东西,意味着整个院坝都可以让我随意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