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阵鞭炮声响起,宣告着新郎娶亲成功到家。车队停下,新郎将新娘抱下车,我们也随着下车进去。
新郎家也挺热闹,各种大红色元素随处可见。此时,站在大门外,透过低矮的围墙,可以看到院子里早已围满了人。男女老少,统一都是发自内心的高心表情。
新郎新娘拜地后,我们这群送亲的人,就可以落座了。女方亲戚有优先权,待我们坐满几桌后,男方的亲戚才依次落座。剩余没有落座的人,就要稍事休息,等待“第二堂”了。
我们这边酒席一般分为第一堂,第二堂,甚至还有第三堂。
农村院子一般不大,基本上一次性能够安上8-12张桌子。所以,厨师就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性炒8-12桌的菜,谓之一堂。
这轮的所有人都吃完过后,便有帮忙的人员一起收捡碗筷,擦干净桌子,之前没有落座的人又依次落座,厨师再炒制和之前一样的菜品,谓之二堂。
一般都是两堂就完事了,第三堂基本就是确实来得太晚没赶上的,和厨师以及帮厨的一起,坐一桌,亦或者提前打了招呼,专门留了桌的。
酒席遵循的还是传统的四个凉菜,四个炒菜,四个烧菜,六个大菜,一个汤。总计19个菜品,各不相同。鸡鸭鱼肉,蔬舶面,应有尽樱
我本以为许久没有吃肉了,这一次能够吃个饱,使劲吃下很多很多。结果,烧菜才刚上完,我就已经撑的我不行了。看着陆续端上桌的焦皮肘子和豆瓣鱼,我这内心就一个劲的郁闷。
馋是馋,关键吃不下了啊!看着动作迅速的同桌这些人,没有人露出丝毫吃饱聊神情,我便放弃了打包带回家的念头。感觉等到最后,这满大桌的菜剩不了啥精华了。
“老表,走,我们出去耍”已经先我一步放下碗筷的老表靠在我耳边道。
“这边你又不熟,走丢了咋办”我疑问道。
“我们就在门口耍嘛,再了,都吃饱了,坐在这里干啥,看别人吃吗?”老表了一句我无法反驳的话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