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表皮带有细细的花纹,颜色足够接近泥土和杂草。混在中间,有时候你不注意根本就看不出来。
不过这个田可是我的福地!之前每年我都要在这个田里面抓到好些黄鳝,所以也形成了这个习惯。一到抓黄鳝的季节,我就来这个田看一看,每晚必来。
不过我对时间的把控非常好。在人还没来这里之前,我先围着这个田走上一遍,有黄鳝就抓。等大家都转完附近过后,我再次来这个田里面观察一遍,错开时间,将黄鳝尽可能的抓走,避免别人来这个田,发现黄鳝,有可能就将这个田重点关注。
来也怪,一旦在某个田里抓到过黄鳝,你下次就会特意关注它,关键是它还真就隔三差五的能出两根黄鳝。
每一步迈出,我都控制在十到二十厘米左右,步伐不宜过大。
下脚轻柔,避免踩踏田埂带动的震动惊吓到黄鳝。一步两步,一米两米。
突然我发现了前方一米多处靠近杂草的地方,有一丝异常。
四五根盘根交错的杂草下面有一个拇指粗细的黄鳝躲藏在里面。其实它已经隐藏的很好,带有纹路的身体与错乱的杂草相得益彰,几乎看不出什么异常。
露馅儿的是它的尾巴!这根黄鳝尾巴上面有大约五厘米长左右颜色很特别。
呈现金黄色,与身体也是相区分开。
我就是观察到这一点,所以迅速锁定了它的位置。
“有黄鳝!”我声示意任韵涛,并把电筒递借给他。
“哪里?”任韵涛观察一番,并没有发现黄鳝。我只好再次靠近,用手指指着那节异常的地方,这时,任韵涛才终于发现了黄鳝。
他将电瓶的光聚集在黄鳝的身上,我从黄鳝篼篼里抽出黄鳝夹夹,侧身,一只脚缓缓伸入田里,另一只脚踩在田埂上。
张开黄鳝夹子,缓缓深入水里,刚刺入水中,这时候动作一定要轻柔。带动的水花不能太大,不然,惊动黄鳝过后,它一跑,这么大的田里面,我可没有办法再次捉住它。
轻轻将黄鳝夹子靠近黄鳝后,张开的夹子,正好卡在黄鳝身体两边。
夹黄鳝还是很有技巧的。
太靠前,有可能会夹住黄鳝头部。
太靠后,如果惊动水面后,它往前游动,有可能又夹不住黄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