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对于要乘骑的蚰蜒选择,最好是在六对步足至十对步足之间,这样的蚰蜒正好是成年蚰蜒中速度和力量都在巅峰阶段。
接着就是驯服。和驯服马不同,马更容易驯服进行列队,骑乘,作战。这可是要分开的,比如你换成是牛来说,牛的性格脾气比较难以控制,列队简直就是说笑,人要是骑上牛背,要是牛不愿意,不把你颠下来是不罢休的,作战更是开玩笑,不听指挥的牛你敢上去作战?小心牛倒过头来直接顶你屁股。
所以说驯服是必须的阶段。也是幸好,蚰蜒性格比较胆小喜静,反而更像是马多一点,而且由于蚰蜒的多足特性,其爬行的稳定性比马却是更高的,也更能让骑士在其上做出攻击动作。指挥方面只要用陈教授之前提到的圆环和脚蹬配合,稍加训练就能很容易操控整只蚰蜒。
说道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对蚰蜒身上的设备情况。陈教授的报告中提到过,在地球上的蚰蜒背上,有一节一节的背壳,背壳与背壳直接是呈瓦片状叠放的,通过这样的叠放,露出蚰蜒在背上的气孔。而希望新区第三岛屿里的巨型蚰蜒,可能也是因为体型巨大的原因,背上的背壳不知什么原因被加强了,变得好像是给蚰蜒披上了一层厚厚的装甲,原本一块一块叠放而露出的气孔也变成了细小的缝隙。
如果按照马鞍的设想,将一副上下交缠的坐垫绑在背壳上,这样必然会造成蚰蜒的气孔被堵塞。所以要是马鞍的方式肯定不行。而陈教授这位研究动植物学的打铁大匠,居然同样也为吕书设计出了一种吊脚楼似得鞍鞯。
这种吊脚楼鞍鞯,其实就是在正常鞍鞯下面隔出一块空间,这样的空间用于蚰蜒气孔通气使用,同时由于连接处的抬高了一段距离,也便于骑士在高处观察和向下抓握和固定。为什么要设计抓握?那是因为蚰蜒可以垂直向上啊,蚰蜒可不仅仅是水平跑动冲击,它可是可以沿地形爬跃高山,沿着90度的墙壁直接爬上去的,如果没有抓握和固定的地方,那骑士不是就会被摔下来吗?
所以陈教授提出的这种吊脚楼似的鞍鞯非常的新奇,当然,具体情况还得到时候实际使用情况再做微调。
“老吕,咱也都是一起混过饭吃的了。你给我第一小队也匀点蚰蜒呗!我也不要多了,随便来个百八千条就好。”曾宪宇这边吃烤蚰蜒,还不忘了找点便宜占。
“噗。”还百八千条,这是要吕书吐血呢。“别说我现在没有这么多,就是有,那以蚰蜒如此重要的作用,以后肯定是限制性军用物资,我还给你百八千条呢?!别说我不讲情面,多的没有,就你跟莫队长,一人一条,回去的时候拉走!”
“别啊,你这让我们拉走,训都没训练过的,我们哪儿敢骑啊。”曾宪宇这就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
想想看古代的那些拥兵自重的大军阀们,董卓为啥能一把火烧了长安?因为他有西凉铁骑啊。西凉自古产马,因此强大;再想想看古代为啥那么怕北方的游牧民族?因为他们自幼骑马,擅长各种马上作战啊;还有,成吉思汗强大的几乎征服全世界的蒙古铁骑;简直不胜枚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