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优秀

“就是,元和已经没救了,根本不能指望和他好好说话。”荀子言端着一杯温水从厨房走出来,火上浇油道,“为今之计,不如你请他吃几顿竹笋炒肉,说不定还能板板正。”

元和作势要踹,荀子言急忙把刚放下的水杯又端起来,连连摆手,指着水杯示意道:“这可是陶瓷,会碎的。”

元和铁了心要给荀子言一个教训:“没必要,你的存在当然要比一个陶瓷杯的价值更重要。”

荀子言:“……”

谁能来救我一命?快来人哪!

逃蹿过程中,荀子言的大脑思维飞速转动。

——李婳?算了,在元和眼里他和我是一丘之貉。

——元璟?万一真气出个好歹来怎么办?然后暴起把元和痛揍一顿。这样今天是能平平安安、完完整整地从元和家里走出去,明天估计只能转学了。

——那就只剩下……解析。若是找来解析,那情形便会两极分化。

往左,解析解救他于水火之中,并能在元和面前安然无恙,全身而退。

往右,解析依旧能将他从眼下的困局中解救出来,依然能在元和面前毫发无损。但是他自己就不好说了。万一元和这个妹控,嫉妒于自己能把解析拉入同一阵营,然后在学校里对自己实施打击报复怎么办?

荀子言晃了一圈,最终还是决定搬来解析当救兵。因为……元和实在是太能跑了。而且这是元和的家,打地形战他完全没有优势。

虽然元和的家既大且空,基本上能够一览无余,但荀子言自动忽略了这一点。

他四处搜寻,终于在楼梯找到了解析。

解析坐在最后一层的台阶上,臀部下垫着一张圆形的蒲团。她的面前是两个储物箱搭成的临时书桌,箱面上放着一部kindle,解析正全神贯注地投入在书籍的海洋。

荀子言一溜烟跑到解析身旁,三两下蹿上楼梯,站在解析身后,扶着楼梯扶手,一边喘气一边朝元和抱拳:“不行了。好汉,大人有大量,放我一马吧。”

元和来势汹汹,刻意站的离解析远了些,与躲在解析身后的荀子言呈斜线角度对峙。

“你给我下来。”

“不必了吧。”

“你见过有人道歉时把姿态放在这么高的位置吗?”

“身虽高,心却低。这样更能彰显我的诚意。”

元和不屑于对荀子言仰视,他眼尾上挑,语气充满了胁迫,洁白的牙齿上下一碰,阴恻恻地冒出一句:“行,明天我就向老师申请把你丢到讲台边上坐着,让你居讲台之高。”

“哥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解析合上kindle,一脸严肃,正儿八经地纠正元和的不良例句。

“哥哥,《岳阳楼记》似乎是高考必背古诗词,主要考察古诗文默写,你会背吗?”

“哥哥,你知道……”

被解析一连串的问题整懵了的元和:“……”

荀子言在心里暗笑:哈哈哈哈哈!

解析的火力太强,元和招架不住,同时疑惑地反问:“我们学校还没教《岳阳楼记》吧?”

被吸引而来的众人表示:我们就静静地看着你瞎编,看你能编出什么花儿来。

李婳:你编,你再编。初中的课外扩展明明就有这一篇。

元璟:我小学就看过。

荀子言:上幼儿园之前我天天听,早就会背了。

三人眼神交流一番,对元和怒目而视。

命中注定被讨伐的元和:“解析,妹啊,我和他们的情况不一样。你听我解释。”

解析乖巧点头,水汪汪的眼睛凝视着元和:“哥哥,你说。”

想要一笔带过的元和:怎么不按套路走呢?

元和开始忽悠:“你看啊,你也听到李婳刚才说了,他的学习进度会比学校的教学进度更快一些,所以他提前背过学校还没教的知识,这是很正常的。你的好朋友元璟呢,他从小博览群书,《史记》和《资治通鉴》兴许都背过,区区一篇《岳阳楼记》那就更不在话下了。至于荀子言,他家是书香门第,以诗书传家。他的长辈几乎都是老师,他从小在教学相长的氛围里长大,耳濡目染,读过《岳阳楼记》也不足为奇。”

不得不说,元和对元璟等三人的了解还是十分深刻的,随口一说,和事实真相也八九不离十。

三人:竟然还真被他圆过去了,失策失策。

元和:我真优秀。

解析抬眼左看右看,看不懂他们在打什么眉眼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