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做一个时间轴怎么样?用四象限法则做引,以年月日为时间骨架,来构建各种待办事项和其紧迫程度、死线时间……”
元璟灵光一闪:“不如我做一个小程序吧!”
“小程序?”
“小软件,你可以当它是一个不成熟的、仅供私人开放使用的app。你告诉我你的需求和使用维度,我为你写一个。之后,你只需要输入相应的文字或数值,程序自行运转,会在相应的阶段提醒你。”
“无论是日常的学校考试和竞赛安排,亦或是数学和其他分类的学科知识,那些繁琐的,但叠加起来,却在生活中占据了……”
元璟语速飞快,兴奋地与解析探讨着解析独有的小程序应承载的一切。
接下来的几天内,他为解析打造了一款量身定制的小程序。
“解析代码?”被拉来做苦力的元和收到元璟传输来的源文件,破解压缩后却看到了以解析的名字命名的小程序名称。
正常人谁会以为这是一个已完成的代码?
“哥,你可真是天才。”元和的语气酸溜溜的,活像是品尝到了吃撑之后胃酸倒流的滋味。
“顺手敲的。”元璟想起了什么,低笑道,“‘解’‘析’这两个字组合而成一个生命的代号,有趣极了。”
元璟低沉的声音在电流里扩散,元和甚至感受到他的闷笑声使放在桌上的手机有一些微微的震动。
解析牌财力后盾太过强大,元璟用买两辆兰博基尼的钱先买了一套带院子的房子,然后拨出了装修的预算,最后还能拿着剩下的那点钱给元和挑了一辆车。
“放着也是放着,哥,你先开呗。”
元璟一点也不和元和客气:“你以为我不想开,这是京市,平日里我骑脚踏车都比在立交桥上开车快。”
“哦,”元和满不在乎地说,“那就等你面试时需要充门面了,你再开出去溜一圈吧。”
“五十万的车,在京市,充门面?”
“五十万!”这下元和再也不能不在乎了,“不是一辆两千多万的豪车吗?”
“醒醒,别做梦了。”元璟干脆利落地挂断电话,戳破了元和的美好幻想。
没买车,那就是买房了。
元和眉骨一动,转着手机,漫不经心地想:看来清华和京市,是非去不可了。
因为新房装修的缘故,元璟还是住在先前的酒店。
工作有工作的场所,休息有休息的地方,这一点,元璟十分坚持。
于是,虽然顶楼采光良好,气氛静谧,但在酒店楼下的自助餐厅吃完早饭后,元璟依然背着单肩包,往酒店附属的咖啡厅找个隐秘的角落一坐,再点一杯咖啡,偶尔续杯,然后拿出电脑,对着键盘就是一阵噼里啪啦地打。
由于他总是定时定位地出现,元璟的行为渐渐引起了一个外籍青年的注意。
外籍青年是咖啡厅里的侍者,正职是九月就读的准研究生,据说他找这份工作就是为了更快地学会中文,以便更好地与人交流。
元璟来时,他会点头问好,元璟走时,依然如此。
渐渐地,他们成为茫茫人海中的点头之交。
“朋友,你在搞什么东东?”某日,外籍侍者为元璟送上咖啡时,好奇地问道。
“抱歉,是我的声音太大了吗?”元璟歉意地抬头,环顾四周,却发现咖啡厅里并无多少客人,而以他为圆心,两套桌椅为直径扩散的范围内,更是人烟稀少。
元璟知道原因,他考察过,是因为这家咖啡厅的特色咖啡又贵又不合大众口味。
“不,不是,我就是问一下,你在搞什么东东?”外籍侍者磕磕绊绊地说。
“解析代码。”
第二日,元璟去收银台结账,与他的点头之交擦肩而过。
外籍青年叫住他:“朋友,你的差事做好了吗?”
“还没。”
“你在搞什么东东?”
“解析代码。”元璟的回答与昨天一样。
“不,我的意思是,你干的是什么,什么……什么代码?”外籍侍者比划道。
“解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