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湘从小到大都不偏科,门门功课高悬第一。但自从高二又是转学又是换班之后,孔湘在卧虎藏龙的理科重点班里也难得地感到了一丝挫败。
一路的尖子生,哪怕是在原高中,孔湘也是稳坐文科预科班年级第一的宝座的,更遑论实验中学也是临江的重点中学。
可是这一切,在孔湘转学到临江一中后,都变了。
她各科成绩都不差,可能考进临江一中理科重点班里的,又有哪个是吃素的?
解析这一遭,使孔湘难得地驱散了一些心里的阴霾。
解析一脸求知若渴,孔湘也不藏私,但语文总归是需要积淀的科目,学会的技巧再多,也抵不过多年培养的文学素养。
“没关系啦。”见解析愁眉不展,孔湘笑着拍拍解析的肩,“你的理科学的那么棒,历史也不赖,哪怕语文拖了后腿,只要继续保持优势,继续努力,总分也不会看不下去的。”
这一番话打开了解析的新视野。
难道哥哥和哥哥的老师之前也是这么想的?怪不得哥哥一点都没有在语文上上进的感觉。
孔湘见解析瞪圆了眼睛,以为一路高歌奏曲顺利跳级的解析无法忍受自己的偏科缺陷,难得地生出了一些同病相怜之感。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总会经历这一遭的。
哪怕面前的山峰是用过去的荣光一层层堆叠起来的,也总得跨过去。
孔湘叹了一口气,对解析小小年纪就要在现实里体会这个道理的遭遇焕发怜惜。
又想起让自己面对现在这个困境的罪魁祸首之一的某人,孔湘恨不得咬碎一口银牙。
于是,她拎出常和某人厮混在一块的朋友的光辉事迹来开解解析,所谓让一个人走出悲伤愤懑的最佳方法就是和ta比惨,刚从一片唉声叹气中满血复活的孔湘深谙此道。
于是,除了语文常年吊车尾但理科文科各项科目都倍儿好的某位朋友的“光辉”事迹就被孔湘绘声绘色地向解析宣扬了一番。
“再怎么样,你也比他强嘛,是吧?”孔湘朝解析挤眉弄眼。
倒数第一,老师留堂,课间开会……
倒数第一,哥哥也是倒数第一,那,哥哥在学校的遭遇,也是如此吗?
解析皱着眉头,慢慢思索着,视线没着没落地在洁白的床单上徜徉。
然后,她看到了一枚校徽,那是孔湘和白礼打闹时,从孔湘的书包侧兜里掉下来的。
几个隽永的红色行楷在方方正正的纯白打底上十分引人注目——临江一中。
熟悉感扑面而来,短短一瞬间,解析还未想出什么所以然,就眼尖地在校徽下方瞥见了一行数字——那是孔湘的学号。
凑巧的是,除了最后一位数不同,其他的都与元和别在衣襟前的那枚校徽合上的数字一模一样。
解析:“……”
吃瓜吃到自家哥哥头上的解析的情绪肉眼可见地复杂低落起来,她怏怏不乐地回到了家,余下几天,总望着元和发呆,有时还露出匪夷所思的神情。
和元璟在外玩得乐不思蜀的元和在几天后终于发现了不对劲。
解析为何总是一脸欲言又止地看着他呢?
“你既然这么想不通,为什么不直接去问解析呢?她又不是不会告诉你。”
元和正忙着把家里所有的电脑都移到客厅的多功能环形书桌上,闻言头也不抬,说道:“不行,现在不能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