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母校

“怎么办?凉拌!”一道锐利的视线在小助理身上打了个圈,穿着职业西装的女性恨铁不成钢道,“光想着速度有什么用!没见到正主,稿子要写什么内容!”

“能写的可多了。”

小助理还在试用期,渴望转正,因而做了许多功课。

她十分自信地接话道:“关于裸分和加分之争,早已延续了许多年。我们可以以这个为切点,紧扣时事,分析今年的中考裸分第一得主解析和加分后总分第一的得主周凉舟的种种优势和劣势,然后猜测谁才更有可能是今年的中考市状元。”

“还有啊,解析的年纪也可以拿来大做文章,写一个神童的发展史。还有还有,解析竟然出身于一所私立初中,而中考前十名里除了她,其他的学生都分别来自于几所实力强盛的公立中学,这里面的缘由也可以……”

小助理越说越兴奋,恨不得当场打开电脑写出一篇洋洋洒洒、才思斐然、热点满满的稿子来。

早报记者冷哼一声,给她浇下满满一盆凉水。

“你能想到的点,别人会想不到?还是你觉得那些在各个版面浸淫了十几年的笔杆子没有你这样的格局?”

小助理:“……”

初出茅庐的小助理一下子就蔫了。

“不过你能想到从解析出发也是很好的,但是凡事要懂得变通。你也知道现在解析的情况是焦点,那与其人云亦云,不如直接找到她进行真人采访,到时候,还怕没有独家热点吗!”

早报记者又提点了两句,见日头实在是大,无奈地看着那栋两层小楼叹了口气。

“算了,既然无法在家庭住址守株待兔,那就去聚才中学走一走吧。”

聚才中学的校长这几天人逢喜事精神爽,到处走路带风。

九月开学在即,校长正在为招生做最后一波努力,正打算找些门路花点钱宣传一番,没想到天降良缘,市状元竟然出在他们这个重点高中上线率不过20%的私立中学!

那可是,市状元哪!除了前两年元和同学考了一个区第一,聚才中学这两年就再也没有过榜上有名的时候。

这下好了,能吹的再也不只是高档齐全的教学设备和建筑设施了。

听闻是来采访解析日常学习生活点滴的早报记者,校长更是一脸眉开眼笑。

免费的宣传工具,这就上门来了!

“您看,我们的时间有些赶,下午还要去解析同学的小学母校市一小去看看。”

早报记者和小助理在校长和几位教务处的人员的陪同下将聚才中学逛了一大半,拍多了聚才中学多种多样的教学设备,听腻了课程项目有多么丰富多彩,面上姣好的笑容隐隐不能继续良好保持。

“解析同学在校获得的荣誉,她日常在校的轨迹,还有和她走的相近的同班同学,不知您能否介绍一二,让我们拍些照片做些采访?”

啊,这就不能说了?

校长有些意犹未尽,却也见好就收。

“那当然,刚刚我们走过的都是市状元平时走过的路,欣赏的都是市状元平日里欣赏的风景,现在我们自然要去看一看市状元在她的母校所取得的荣誉。其实我们学校啊,自己在校内也举办了很多活动和比赛,坚决响应国家号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校长一口一个市状元说的极溜,走在花香满径的路上,还不停地为学校打着广告。饶是教务主任脸皮够厚,但听着“母校”的字样不停地在校长口中蹦跶,也是老脸一红。

唉,市状元满打满算在校的日子也没超过两月,这就是母校了?

作者有话要说: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