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回 强势入朝

乞活西晋末 万载老三 2181 字 2024-05-20

“况且,晋廷毕竟为汉家正统,某愿藉此将海外之地正式并入汉家版图,他日不论成败,你我终归为华夏贡献一场,青史留名可也!”又一番正义凛然之后,纪泽补充道,“当然,为防事有不顺,我等也当督促晋境各处提高警惕,尤其长广,监察厅当加派人手,严密监控,务必谨防其内外危险因素。”

张宾这次倒未就舆图民册与献俘一事提出质疑,而是苦着脸道:“青史留名宾并无异议,可主公一开口便是百万贯,我华兴府大肆扩张开发,资金捉襟见肘,甚至透支运营,哪来的百万贯上贡,用自家印制的纸币吗?”

众人皆扑哧一笑,旋即难免发愁。说起来,华兴府如今的确是靠着纸币在透支发展。本年度大致统计下来,华兴府通过自产商品与各地自贸市场交易,乃至战争掠夺,共计获利近四百万贯,可谓天文数字,但开销更为惊人,外购粮食、布匹与煤铁等资源,再加引进流民、内陆基地、投资长广、外购奴隶等等开销,光在大晋与半岛花去的真金白银就不下两百万贯。

剩余两百万贯多吗,海外三郡的成年军民可都是华兴府带薪供养的,单是数十万人一年的薪俸与奖励,就高达三百多万贯。所幸纸币在全计划体质下推行的十分顺利,钱庄存款也为百姓大幅接受,过半军民未从华兴府领取真金白银,但即便如此,华兴府现在除了三百多万石的粮储,真金白银仅余百万贯,而海外军民名义上可是有着两百多万贯的结余,纸币超发率已近恐怖的一比三,弄不好就会金融崩溃!

纪泽却是一脸的不以为然,他笑道:“别说我等还有储粮可以变现,一遭私有化下来,我华兴府的赤字便可基本填平。不过,纸币超发毕竟是个隐患,是以,明年待得血旗军整训完毕,我等便该动兵马韩,再去大抢一番真金白银了,战争本来就是政治与经济的延续嘛。”

无视众人的面色怪异,纪泽回到正题:“至于上贡百万贯,某可不是全给真金白银,呵呵,给个十万贯的真金白银就足够陛下喜不自胜了。另外九十万,镜子大些,自鸣钟华美些,精盐白些,美酒醇些,炒茶香些,我华兴府一应工商产品颇多库存,标价高些,给陛下送去就是。结交其他名士权贵亦用此法,顺带广而告之嘛。”

原来百万贯的上贡是这么来的!众人愕然,继而纷纷大点其头。纪泽续道:“不过,某倒有一桩难事,出使之人须得忠诚,有口才,且须长期滞留洛阳,不乏牺牲之可能,既有军政高层自是不成,诸位可有举荐之人?”

这种推人去冒死的事情可不好做,众人皆将目光投向文官之首的张宾。张宾只得苦笑道:“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等可于中低级官吏间挑选志愿者前往。不过,宾请主公为使者许下五品门下督的虚职,此乃大晋假节三品将军自属要职,当然,他日使者回归,还当另行安排同品或高品官职酬之。”

“好,理当如此,还可先预支一大笔安家费。”纪泽自无不可,继而交代吴兰道,“暗影当大力配合使者,非但尽力护其周全,还当注意物色京中合适人选,加以笼络。对了,替我传书刘舆,其弟刘琨在并州求助于我,他在京中予我使者些许方便,理所应当嘛”

腊月初二,华兴时报印发了一期特刊,主旋律自是早已备好的南征军凯旋。长篇累牍间,有夷州和平人士的踊跃来投,有三大部落联军的无耻偷袭,有南征将士的浴血应战,有总督衙门的勤勉任事,有官员道士的传播文明,有移民土著的亲如兄弟,有新老百姓的安居乐业,也有夷州大岛的丰饶如画,好一幅荡气回肠的史诗画面,好一支浩然正义的王者之师,谁信谁淳朴!

图孤奈何,这一时代的人民大众偏就那么淳朴,偏就愿信拓疆军民远洋夷州的正义高尚!当然,义利统一方是王道,既为鼓舞民心士气,特刊除了热情洋溢的讴歌南征军民在纪大府主亲率下开疆扩土的丰功伟业,自然不忘报道南征军卒的封赏嘉奖,不忘来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