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本相的贴子,快快去请宇文学士。”
“对了,将太保大饶贴子一并呈上,务必将宇文虚中请来。”
刚出紫宸殿,宇文虚中就被群臣拦住,郓王消息不明,有已经挂了,有还剩下半条命,也有人被辽人抓获正在遭受酷刑,学士现在前去河北东路,真是有着绝大的勇气。
看来这位资政殿大学士想要在火中取栗,以获取官家好感,这是一次政治投机,要是做的好自然能收获官家和郓王的好感,但如果做的差了,太保大人很容易便能将其推出来作为替罪羊。
很多人不看好宇文虚中,不过嘴上却是赞美之词,蔡京和童贯自然不会站在那里等着宇文虚中,只是吩咐下人拿贴子晚间请他前来赴宴,到时再细细商议。
如果此人听话可保其平安,如果不听话,便寻上一个借口,捏一个罪名,用囚车囚了押送回京便是。
……
种师道第二便上表乞辞回了陕西五路,童贯和宇文虚中也不过多呆了三日,一切准备停当之后,由王禀为行军总管,郭师中为先锋,带领八千胜捷军北上救援赵楷。
赵桓见童贯离京,回到太子府便叫来太子詹事耿南仲并吴敏等人开怀畅饮,一直饮到深夜方才尽兴而归。
“哈哈,太有趣了,楷哥儿不知发了什么疯,竟然去奔袭燕京,现在生死未卜,本太子料想童贯此去,楷哥儿肯定回不来了。”
太子妃朱涟做好了醒酒汤,正坐在凳上发呆,听到太子之言,脸色一变。想着哭哭啼啼的茂德帝姬,再看看神采飞扬的赵桓,站起身来服侍他喝下汤水,迟疑了一下,开口道。
“三弟无论如何鲁莽,也是为大宋朝建立了不少功勋,太子不去救援,也不用出这话,伤了兄弟间的和气。”
“兄弟间的和气?”赵桓哈哈大笑,“赵楷拼命在官家面前争宠,无非就是想取本太子而代之,他心中可有半点兄弟情?”
朱涟正要话,赵桓摇摇晃晃,好奇的看着她,“你平日里不是最讨厌赵楷的吗?今日为何为他话?”
轻叹一口气,见太子醉得历害,朱涟再无谈兴,于是不再话,将其扶到床上。
“哈哈。”在酒精的作用下,赵桓显得比平日里飞扬了不少,“三弟啊三弟,不是做大哥的不救你,实在是你自己作死,怪不得别人,听辽饶刑法十分严苛,也不知道你能撑多久?”
朱涟虽然气恼赵楷玩聪明,算计太子,但听到他奔袭燕京之事,全身热血沸腾,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何体内的烈火会被赵楷点燃。
自真宗皇帝之后,大宋朝还没有一位男人敢侵入辽境,每年都是辽人南下打秋风,大宋只是紧守边境,赵楷的作为很有幽燕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