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都虞侯王禀大步走了进来,童贯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连声问道:“正臣,如何?”
王禀走到堂前,抱拳说道:“大人,萧嗣先已经过了巨马河,突入大宋边境,离安肃只有十里路程,他们的远拦子已经到了安肃附近。”
消息确实,所有人脸上一片死灰,萧嗣先自从出兵已来,兵锋之盛无人能挡,从易州南下势若破竹,谁人能与之一战?
童贯和蔡鋆相视一眼,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出逃跑之意,但是两河宣抚使有守土之责,不战而逃,只怕向官家不好交待。
如果萧嗣先继续南下,除了八千胜捷军,两河路再无大规模的精兵,要是被他打到大名府,朝廷震动,童贯这位当朝太保、枢密使难逃失职之过。
“正臣,说说你的想法。”
童贯平复了紧张的心情,眼前这位胜捷军总管是自己的救命稻草,他的声音显得异常和气,毫无一丝威压。
王禀的能力在整个西军也算出类拔翠,又以防守成名,现在,只能靠他了!
“大人。”王禀黑黑的脸庞上没有任何表情,显示辽军在他的心中同样有着很强的压力。
“安肃守不住,太人应该立即撤退。”
辽国挖了一个大坑,现在太保大人已经踩了进去,如果安肃失手,一路押运过来的粮草、床弩、七梢炮、弓箭及兵甲尽落敌人。
向北和向西都不妥,没有坚城,没有地形,也没有援军,只能向南撤退。
王禀知道童贯现在需要有人替他说出一个关键字。
“撤。”
身为一军主帅,大宋枢密使,两河宣抚使,自己来说这个字,实在有些难以启齿。
大批的军用物资有些还在路上,见前线战局良好,童贯想全力出击一战封王,所以将莫州、河间府及周边所有的物资都组织起来运往安肃。
车推轮滚,马拉人挑,一股数十万人的后勤大军,揽得河北东路烟尘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