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幌子二

钱氏看韩璎皱着眉头思索的样儿,忍不住乐,自家老闺女这半年来真是愈发操心了,家里家外的事情一手抓,这还没及笄呢。

韩璎又想起来了,“娘,买给我幌子的老板告诉我,那幌子还有寓意呢!”

“是吗?”

“嗯,幌子上三根吊绳代表麻花,圆筒代表蒸笼,上面装饰的大花,代表馒头、包子,吉祥图案寓意生意兴隆,下面垂穗代表面条,寓意生意长久。”

“哟,这可真不错,开业那天咱们早早地挂出去。”

韩璎连忙点头:“娘,我爹呢?牌匾的木头弄好没有?”

“你爹在菜园子那儿呢,从早上就开始整他的板子,这会儿应该是好了。”

“那我去看看。”韩璎起身,往菜园子走去。

韩老头确实削了一块儿牌匾大小的木板出来,这会儿正打磨呢,也是一个力气活儿。

“爹,要不您歇会儿再弄?看您都出汗了,喝口水,回屋躺一会儿。”韩璎蹲在韩老头身旁。

韩老头停下磨木板的手,心里一阵熨帖:“还是我老闺女心疼你爹,你那两个哥哥没一个是懂事儿的。没事儿,爹不累,早点儿整完早点儿利索。”

刚从镇里赶牛车回来的韩大郎,到家立马就帮韩老头打扫木屑,韩二郎从早上开始就脚不沾地的东跑西颠忙来忙去,又倒腾了一大堆柴禾。

听完韩老头说这话,韩二郎委屈巴巴,本来就沉默的韩大郎更沉默了。

算了,他们哥俩儿还是继续忙吧,就当没听见老爹说的,习惯了就好。

“那爹,我就找方二郎,让他给咱家牌匾上提字。”

“中,方二郎写字好看,爹瞅着比隔壁村的老童生写得好看多了,就找方二郎了!”韩老头一边点头,一边搓着木板的边边角角。

韩璎也沉默了,她爹哪能看过隔壁村老童生写得字呢?算了,就当她爹看过吧。